高校发挥组织育人效能的路径创新与实践探索 ——以“大学生党建引领中心”为载体培育时代新人

日期:2024-04-02
浏览:40
字号:

一、工作背景

当今大学生多是95后和00后,他们生逢盛世、开放自信,是平视世界的一代,经历了建国国庆70周年、建党百年的大庆大典的洗礼,经住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的磨砺,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学习、就业竞争和不良文化的侵蚀,出现了信仰缺失、价值迷失、斗志丧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厘清“组织育人”的原则和方位,强调“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增强工作活力、促进工作创新、扩大工作覆盖、提高辐射能力”。因此,河北工业大学着力开展新时代高校发挥组织育人效能的路径创新与实践探索,以“大学生党建引领中心”为载体培育时代新人。

二、主要做法

河北工业大学坚持把组织建设与思想价值引领深入融合,不断推进新时代高校发挥组织育人效能的路径创新与实践探索,于2020年创新筹建校级学生组织“大学生党建引领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设立“学生组织功能型党支部”、创新实施“选调生启航计划”。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组织育人效能和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引领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党建引领中心设置“秘书处、办公室、理论培训部、实践活动部、信息宣传部、选调生启航计划统筹部”六个部门,以协助学校党委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大学生党员队伍活力为主要职责,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增强教育管理活动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增强组织育人工作活力,扩大组织育人工作覆盖,提高组织育人辐射能力。

(一)强化理论学习,用新思想培根铸魂

通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讨交流、党章学习小组经验分享、接力手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党史 悟思想”专题培训、集体观看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开幕会、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实现对党的创新理论在政治、思想和感情上认同。

开展“从需求性与契合度双视角探索构建新时代党员教育内容体系”调查研究,精准了解掌握学生理论需求和问题聚焦,力争实现理论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更有吸引力、感染力。

受邀到天津市高校和学校内二级学院党委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和“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等主题宣讲,开展“我为什么入党”大讨论,增强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引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

(二)紧抓实践锻炼,在实践中笃行历练

不断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途径,引导学生在“红色家乡我来讲”活动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忆峥嵘岁月,重走长征路”活动中感悟长征精神;在“铭记历史,红心向党”定向越野党史知识竞赛中明理增信;在“不忘初心学雷锋,牢记使命共传承”中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在“喜迎二十大,青春著华章”向党说说心里话和“唤醒红色记忆,唱响时代旋律”红歌传唱中表达对党的赤诚之心……让学生在实践中长本领、增才干,激发出责任感、奉献精神,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

支持参加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冀青工作调研大赛等,组织开展办公软件操作、公文写作、摄影美图、视频制作、会议服务等系列培训,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筑牢网络阵地,弘扬时代主旋律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开通“大学生党建引领中心”微信公众号和官方QQ号,第一时间宣传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时政热点等,实现“同学们在网络,党建引领工作就深入网络,正能量传播就到网络”。

强化网络红色精神食粮供给。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百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100个档案故事讲述党的历史》《党史回顾|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图解“党支部工作”》多个系列推送展播,让青年学子在网络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主动发声助力学校中心工作。以《守护网络安全,共筑网络防线》净化网络空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以《隔离疫情不隔心,问题解答看这里》引导深刻理解疫情防控政策,协力守护校园安全,号召大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传递正能量。

(四)设立功能型党支部,推进党建工作有形有效“双覆盖”

为引领青年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在大学生党建引领中心上设立校级学生组织第一党支部,坚持将党建工作拓展延伸至青年学生最活跃的领域,坚持做到“哪里有师生,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

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河北工业大学学生组织党支部建设指导项目》,实施“菜单式”主题党日工程,组织开展党章学习日、过政治生日、党徽党旗学习等,对标“七个有力”,以党支部建设带动学生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用发挥。

搭建好“桥梁纽带”,强化交流协作。建立学生组织党支部、指导部门和学院党委沟通协调机制,制定《关于学生组织党支部与学院党组织协同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的办法》,共同做好学生“双重管理和协同配合”,对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全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定期开展学生组织党支部建设工作汇报及交流研讨会,既督促党支部主要工作职责落实落细,又促进优秀经验做法互学互鉴。

(五)创新“选调生启航计划”,助力人才培养

牢牢把握高校人才培养职能,加强优秀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在全校范围内选拔166名学生,组建5个年级班,对意向从事选调生、公务员等基层党政管理的学生提供靶向服务、进行重点培养,发挥为天津市、河北省党政机关输送优秀人才的源头工程作用。

指向性谋划,多样性培养。组织“认识选调生”破冰交流活动,举办“学党史、悟思想”专题理论学习研讨培训,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河东区社会实践锻炼,开展选调生、公务员备考科目专项培训,邀请成功考取选调生学姐学长开展经验交流……目前已形成以理论学习研讨、社会实践锻炼、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实务历练等为主要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助学习和指导学习相融合的模式,不断提高选调生综合素质。

持续性服务,助力京津冀发展。关心关注学员发展,开展“承学继问贺校庆,扎根基层展芳华”选调生交流活动,邀请杰出代表开展专题讲座,实地走访交流,积极发挥校友桥梁作用,促进校地合作深入开展,更好服务河北,主动融入天津,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助力。

三、实践成效

1.组织育人的氛围营造和育人效果显著

大学生党建引领中心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健全,重点特色活动和网络平台建设有序,在协助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大学生党员队伍活力方面,充分发挥了组织效能。中心成员100%申请加入党组织,他们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在学生群体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选调生启航计划学员在理论学习、业务素质等方面有很大提升,部分优秀学员成功考取天津市、河北省定向选调生,实现了为意向从事基层党政管理工作学生服务和助力的目的。

2.组织育人的工作品牌塑造逐渐成形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基于组织育人主体内容的建设成果获评天津市党建“领航工程”重点创建培育单位,典型经验做法在天津市委主管主办的《支部生活》中刊发、获天津市教育系统《专题简报》宣传推广,获评天津市“三全育人”优秀工作案例、组织工作优秀调研成果奖,天津市“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和教育系统重点调研课题等,获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

四、经验启示

一是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持续抓好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坚持将党建工作延伸拓展到最活跃的领域,做到“哪里有师生,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基层组织;哪里有党的基层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引领青年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三是要着力打造卓有成效的组织育人特色品牌。创新组织育人工作载体,搭建发挥作用平台,精心培育、总结凝练成熟机制、有效办法,把典型引领作为重要推动力,打造特色品牌,以点带面推动各级组织育人工作开展,推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河北工业大学校级学生组织第一党支部)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