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以高校"四个服务"为理念 构建"五融五促"育人新格局

日期:2025-05-08
浏览:3
字号: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解娜)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深入贯彻新时代高等教育“四个服务”根本要求,创新构建“五融五促”党建工作体系,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融机制强根基,服务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建立“计划-调研-落实-督办-改进”闭环机制,形成党建业务融合示范矩阵。环境工程系党支部张庆瑞教授团队研发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周期缩短至4小时,建成5省市示范工程;开发纳米材料治污技术,实施昌黎饮马河治理等项目,三年创效4亿元。通过组建党员攻坚队,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融育人铸师魂,服务学生成长。构建“课程思政+支部建设+实践育人”三维体系,培育全国研究生党员标兵等先进典型12人次。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打造特色专业思政课程群,获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26项。近五年指导学生获“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项48项,孵化应用型科研项目200余个,让人才培养扎根中国大地。

融队伍促创新,服务科技自强。组建校企协同创新团队,破解华恒生物等企业技术难题30余项。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推动博士工作站与企业联合攻关,开发固定床反应器等专利技术17项。建立“科创竞赛+成果转化”双轮驱动机制,师生党员承担企业横向课题经费超3000万元,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融联建聚合力,服务教育振兴。构建“1+N”党建联盟,与清华环境学院等开展支部共建,拓展校地合作项目15个。组织师生赴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50余场,惠及学生3000余人次。在鲍子沟村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实施土壤检测、中药材助销等项目,助推2个贫困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

融专业显担当,服务乡村振兴。高大威教授团队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量身定制三套污水处理方案,助力银里村获评国家减灾示范社区。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党员教师为农户提供土壤检测、科学种植指导等服务1200余次。与卢龙县共建葡萄产业示范基地,带动200余户农民年均增收2万元。

学院党委通过构建“五融五促”工作格局,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高校担当,近三年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省级以上荣誉9项,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特色之路。(省委教育工委党建处供稿)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