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党建 + 工匠精神” 引领职业本科 “金师” 培养

日期:2025-05-29
浏览:0
字号: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工业技术中心作为校内最大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党建+工匠精神”为指引,探索“育训并举,平台支撑”新模式,打造特色突出的工匠型“金师”团队。

该中心有着浓厚的工匠精神育人氛围。党员教师中,有全国技术能手1 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 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 人,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3 人,河北省技术能手4 人,另有4 人被授予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在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培养、推崇和实践工匠精神至关重要。从师资队伍建设看,单纯“双师型”教师已无法满足需求,需向工匠型双师教师转型提升。工匠型“双师”教师具备新时代工匠的精神、素养、技能,有深厚理论底蕴和创新思维,还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解决一线复杂问题的能力。工业技术中心党总支在工匠型“双师”教师队伍培养中,发挥技能大师与技能大师工作室优势,探索“金师”教师队伍培养新途径,构建“党建+ 工匠精神”创新实践体系,建立工匠精神铸魂强师“金师”培育平台,促进教师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教学。

党员技能大师领衔,搭建结构化“金师”培养平台

党员技能大师石凤武领衔成立匠心智造团队,成员涵盖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团队的党员比例、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较高。中心优选青年教师与党员技能大师“师徒结对”,根据青年教师的岗位特点和个人情况量身定制培养计划,从思想政治、工匠精神、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师德修养等多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养,着力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四会”(会讲授、会操作、会创新、会服务)型工匠型教师队伍。

党员支撑赛课融通,搭建“金师”能力提升平台

中心组织党员教师为骨干组队参加技能大赛,将成熟的大赛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融合,并融入实训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效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党员教师为骨干的师生团队参加第十六届振兴杯模具工赛项,荣获国家级铜奖。赛后,团队复盘总结,并根据竞赛标准对实训课程升级改造,重构《机械制造技术实训》课程,融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工作要素表等内容,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能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培养“金师”的目的,让技能竞赛更好服务教学实践。

党员引领研创结合,搭建创新创效“金师”培养平台

职业本科院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技能大师孙东辉深入分析装配钳工岗位核心技能点,带领团队完成“机械设备装配调试综合实训平台”的研发,获省总工会专家组高度认可。团队以此装置及配套实训课程为基础,立项《装配钳工培训及考证》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参与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于课堂教学,获兄弟院校好评。党员技能大师魏艳东团队针对数控多轴加工设备在生产和实践教学中的需求及教学痛点,自主研发“科产教”一体化产品——经济型多轴数控机床。该机床满足生产与教学需求,解决了需求、功能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工业技术中心依托自研设备建设实训基地,开发多门模块化课程用于实践教学,促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实现“金师”教师队伍培养闭环。该机床还推广至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获师生好评,为学校节约设备购置成本500余万元,带动产生100余万元横向到校经费。

党员示范真题真做,搭建产教融合“金师”培养平台

产教融合是建设职业教育“金师”队伍的必由之路。工业技术中心以党员教师为示范,引领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解决技术难题。通过企业真题真做,提升教师综合实践能力和产业互动能力,“解题”成果反哺教学,实现“产教真融合”。党员技能大师胥林东结合企业一线技术攻关经验,组建教师团队开发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焊条电弧焊实训》。将“裂缝来源判别过程”引入课程板块,结合反应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焊接缺陷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指导学生项目化、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促进“金师”教师培养。

党员对接项目驱动,搭建“金师”协同育人平台

工业技术中心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接企业技术项目,将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党员技能大师引领专业技术,党员骨干教师对接企业具体项目,以真实生产任务代替传统模拟训练,以企业岗位标准作为考核标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程参与技术攻关过程,形成“以项目产品为教学载体,以生产流程为教学主线,以技能培训为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建设产学研一体、“金师”培养与实训育人协同的教学平台。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