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 近年来,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持续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以“大学生讲思政”活动为抓手,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鼓励支持大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学好、讲好思政课。学生们从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讲”,从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为主动的参与式学习,实现了由“倾听者”到“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对学校思政课的认可度逐年上升。
高度重视,专题谋划与精心部署
学校党委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国家、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要求,研制工作方案,进行系统思考谋划。党委书记亲自听取大学生宣讲,对思政课教学创新予以支持鼓励,要求马院将大学生讲思政活动持续办好,打造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特色品牌;期望思政课教师认真思考如何上好思政课,上出精彩与特色,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效果;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思政课比赛等活动,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勇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以赛促学,举办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
自2019年以来,学校连续举办六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其一,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联合组织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各系共同开展,分别把关。其二,对标每届国赛要求,建立相应评价标准,组建由党建思政科、课程思政科、各系党总支负责人以及马院思政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委队伍。其三,为保障参赛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各班级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点对点动员等方式,向学生阐明活动意义,打消学生犹豫,鼓舞学生士气,增强学生信心,鼓励每个同学准备、每个班级组队。其四,邀请专兼职思政课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指导参赛队伍对授课选题、讲授内容、教学方法、教风台风反复打磨,力求精益求精。其五,比赛分三个环节:系级推荐,各专业系会同思政课老师进行班级初选,按每名思政课教师1~2个作品的数量要求进行推荐;初赛推选不超过40%的学生进入决赛;决赛评选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其六,成果应用,优秀作品在学校公众号发布,参与“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或推荐参加省赛。
学习观摩,扩大优秀作品效应
举办“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学生通过视频、PPT带领大家走进身边的革命遗址、红色展馆、城市街区,结合家乡变化、职业特点、社会实践,谈红色精神、文化传承、职业理想,谈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问题导入情境,从文化大视野角度,讲述“如何成为时代新人”的道理。同时,组织全校学生采用线上线下等形式进行观摩学习,开展研讨交流,深化对“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的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守望引领,师生同讲一堂思政课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大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通过尝试师生同台、同讲一堂思政课,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例如,“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新时代青年人生追求的正确打开方式……现在邀请一位同学,一起看看他的成长经历……有无数个像这位同学一样的年轻人,将青春写在了祖国江河湖泊的深海中,写在了遥远的太空,更写在了祖国大地上……”“老师刚才讲到我们应该如何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的问题,讲到我们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关于人生的探索和理解,我想讲讲我的体会……”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团队带来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学生接着老师的话题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师生二人从理论到身边实例,围绕“汇聚个人理想成就社会理想”带来一堂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师生团队的组合形式,打通教与学、讲与听,角色互换间,增强了学生课堂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也启发教师运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语言风格,让思政课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热度。(省委教育工委党建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