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积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五个到位”建设标准,精心构建了以“一核心两主体三体系”为主要内容的“123”党建工作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核心”:筑牢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制度保障,强化政治把关。学院党委严格落实两个议事规则,制定了《引进人才政治把关规定》《落实党支部工作保障规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任务清单与工作台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及时调整11个领导小组,从制度层面确保政治把关落实到位,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创新学习,提升政治素养。中心组建立“自学+领学+导学+研学”四学理论学习机制,各支部积极跟进学习。同时,探索“红+绿”实践学习模式,将红色革命教育与绿色生态实践相结合,丰富学习形式,切实提升了师生的政治素养。
密切联系,强化务实作风。实施院领导“1+4”联系师生制度和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开通“植言不讳”微信小程序,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反馈渠道。通过这些举措,学院党委能够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和意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从民主层面强化了务实作风。
“两主体”:聚焦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
涵育教师优良师德师风。培育教育家精神土壤。学院辑印《师德建设文件汇编》,出台《植物保护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规范师德师风行为。同时,实施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引进人才制度,发挥团队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并建立师德档案和负面清单,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激发学院内在动力。传承教育家精神价值。以支部为单位,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培养“大先生”、弘扬“教育家精神”等系列重要论述。通过常态化警示教育、参观校史馆等活动,以及每年举行的师德师风教育大会、老教师荣休仪式和从教30年教师表彰大会等,提升教师的师德涵养。发挥楷模示范引领。每年对新进教师进行王焕如大先生先进事迹和精神内涵培训,并将师生征文挖掘的典型事迹材料编印成《我心中的大先生》《我心中的好老师》,作为鲜活教材。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学院涌现出了省优秀共产党员、省最美教师等一批先进典型。
铸牢学生思想根基。联建联学,汇聚合力。联合全国农林高校植保学院学生党支部,共同开展“思慕农科先贤勇担时代使命”清明特别纪念活动、“冬奥零距离青春向未来—弘扬冬奥精神”“生逢伟大时代勇当强农先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等主题党日活动,覆盖多所高校的学生党支部,近万名植保学生参与其中,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创新载体,多维赋能:创建易班平台和微信公众号“青听植保”,形成“易+青”融媒体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累积用户7287人,平均日浏览量6887次。相关主题活动多次被媒体报道,近3年连续获得“河北农业大学新媒体优秀平台”称号,“扬思政之帆,点青春之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荣获河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优秀奖。打造品牌,涵育特色:打造“出彩植保人”品牌,邀请校内外植保领域成功人士讲述奋斗故事和“三农”情怀,已成功举办56期;传承“宿舍+”品牌,通过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与新生宿舍联谊,开展思想教育、学业规划和职业指导等工作,党员带头创建的“6S”文明宿舍在全校推广。学院在宿舍管理和学生培养方面成绩斐然,涌现出多个省级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三体系”:围绕“学科”“学术”“学风”抓党建促发展
在“123”党建工作模式的引领下,学院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本科生党支部2024年被列为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植物病理系党支部2023年获得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王树桐荣获河北省最美教师,尹宝重获得校级第三届“师德先进个人”,徐芳、李旭昭获得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围绕“学科”抓党建,厚植学科文化根基。打造历史墙。在学院二楼楼道制作照片墙形式的历史墙,展示学院自1949年肇始以来的重要事件、人物、会议和成果等,积淀学院精神文化内涵,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动力。拍摄专题片。以王焕如大先生为典型,拍摄视频专题片《燃灯者——记王焕如大先生》,在每年的“王焕如奖学金”颁授仪式上播放,讲述大先生的高尚品格和先进事迹,使其成为支撑和推动植保学科发展的精神动力。建设科研平台。投资100万元建设600余平方米的“植物病虫草害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为师生提供公共科研平台,服务传统植保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创新发展,满足了师生的科研需求。
围绕“学术”抓党建,担当强国时代使命。推动党建工作向支部和团队延伸,引领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组建教育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其中包括8支教育教学团队和11支科技创新团队。党员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贡献率达90%。各团队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小麦叶锈病研究创新团队”成功克隆出我国第一个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玉米病害与寄主病原物互作创新团队”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SCI论文并培养了大量青年科技后备人才等,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学风”抓党建,浓厚学风氛围。搭建一体化平台:搭建“五彩‘班’斓”“花团锦‘促’”班团一体化建设平台,以党建带团建促班建,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建设机制。发挥榜样作用:依托“植学苑”辅导员工作室,联合多个学院举办“学风榜样”宣讲活动,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使学院成为全校学风建设的示范田和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孵化场。实施考研提升工程:打造“443N”考研提升工程,从四个维度、四个阶段,依靠三支力量,提供N条信息,确保指导精准化。通过该工程,学院2023届和2024届毕业生考研率显著提升,分别居全校第二和第一,双一流名校录取率达46.2%,并获得学校就业先进奖和就业质量奖。
(省委教育工委党建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