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 高校师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活跃者,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来说,网上讲好中国故事既是时代命题,更是时代任务,要努力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传播者。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围绕中国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探索打造“两支队伍+N个平台+三个角度”工作机制,切实引导师生在云端讲好中国故事。
培育两支队伍,筑牢信仰提升技能
组建队伍。由学生党员、志愿者组建“追光寻理宣讲团”。“追光寻理”寓意“追随光,散发光;寻求真理,讲述真理”,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朋辈引领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用青春之声讲好中国故事;由教师队伍组建“云梯网络文化工作室”。“云梯”寓意“云端思政,我愿为梯”。充分发挥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优势,深入班级、支部开展宣讲,切实把中国故事讲深讲透讲实。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宣讲团定目标、把方向,进而达到教师和学生同成长、共促进。
筑牢信仰。通过专家报告、理论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团队的政治理论素养。邀请河北社会科学院专家、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宣讲团和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成员为团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注重沉浸式体验。组织团队赴冉庄地道战遗址、塔元庄展览馆等开展红色教育。组织开展红色剧本杀、红色运动会等活动,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宣讲团成员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实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提升能力。举办云梯论坛16期,围绕理论学习、课题申报、班级建设、网络舆情应对、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组织师生进行交流研讨,不断提升成员工作素养和能力。组织成员参加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培训会、河北省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团队能力提升培训等,邀请中国教育报记者、校内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同校融媒体中心和河北农大易班工作站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团队工作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大家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搭建N个平台,构建网络媒体矩阵
根据当代大学生“互联网原住民”的特点,建设微信、抖音、易班、视频号、蜻蜓FM、B站、大学生在线等新媒体平台,打造高效率、全覆盖、双向互动的“微思政”体系。开设专栏,通过影、音、图、文等多种思政方式,用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进行表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为青年学生补补课,帮青年朋友解解惑,陪青年朋友聊聊天,进一步加强师生沟通。其中抖音账号发布时政热点、校园生活等系列微视频,累计获得8.2万点赞量。
选择三个角度,云端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厚植家国情怀。通过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让大家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通过讲好百年党史、百年团史等故事,揭示这些重大成就背后的思想力量、精神力量,用事实说服人、用形象打动人、用道理影响人。同时,开设《外国人看中国》栏目,以外国人的故事讲述反映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讲好学校故事,展示经贸形象。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多视角、全方位展示学校改革发展成就,打响经贸品牌,提升经贸形象,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大力宣传学校景观,宣传学校各级各类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创作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网络作品。
讲好师生故事,助力逐梦青春。开设《大学感悟与思考》《青春榜样》栏目文章,介绍学长学姐的精彩大学生活、考研就业经历,助力在校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关键事件访谈法对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进行访谈,调研分析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云端讲好中国故事工作案例被中国大学生在线、学习强国、河北日报、高校辅导员在线等平台宣传报道,荣获河北省高校网络教育作品优秀工作案例二等奖、河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二等奖、河北省优秀网络文章三等奖。制作“同心向未来”短视频,为北京冬奥加油,被河北日报官方微博转载。《我眼中的中国精神》被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转载,并荣获河北省优秀微课三等奖。指导学生录制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获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二等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课堂·二十大二十讲》系列微视频在中国大学生在线、学习强国等平台报道。(省委教育工委党建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