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护理白” 筑牢人才培养主阵地

日期:2024-04-03
浏览:5
字号:

一、工作背景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党总支,下辖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现有党员4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0人,硕士以上学位29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对标对表“五个到位”,构建“围绕中心抓党建,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工作体系,深化“党建红”引领“护理白”示范作用,着力打造具有护理类专业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系部事业高质量发展。护理系党总支获批校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师党支部入选河北省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带头人”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获批沧州市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校级样板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落实

(一)构筑坚强堡垒,组织领导把方向

聚焦制度执行,把稳组织运行“总控室”,确保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党总支组织机构健全合理,坚持建章立制,制定出台《护理系党总支议事规程》,保障党总支对全系工作的全面领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党总支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党建工作例会,日常工作运行顺畅,决策议事规则清晰规范,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对重大事项把关作用。

图1  护理系党总支组织结构图

(二)守牢红色阵地,政治把关管大局

聚焦阵地管理,筑牢政治把关“常压塔”,确保政治把关作用到位。强化意识形态把关,明确意识形态责任,每年两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执行“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在课程建设、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严把政治关。成立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加强网络阵地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领导权。重视宣传阵地建设,对系部网站、“沧州医专护理系美小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阵地实行专人专管,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弘扬正面舆论导向。

(三)深化理论学习,思政工作入人心

聚焦主题教育,活用思政工作“催化剂”,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强化理论学习,坚持以个人自学、集中领学、研讨共学的“三学”模式,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稳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改革实践、解决发展难题。通过“三会一课”、红色教育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与形式,保障理论学习有收获、党性修养有提升。

图2  护理系党总支组织师生赴沧州博物馆参观沧州革命史展

(四)突出政治功能,组织建设保落实

聚焦品牌引领,扩容组织建设“加热炉”,确保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全面实施党建品牌创建和提升工程,精心打造“培根铸魂 明德修业”党建品牌,推广“三立三抓三服务”党建工作法,抓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政治导师(辅导员)+学术导师(专任党员教师)”“双导师”制,锤炼党员队伍。创新优化党支部设置,按教学机构设置教师党支部,按年级设置学生党支部,以师生结合、专业联合等方式成立党支部,对学生强化政治引领,解决学生党组织“空白点”。护理系党总支、教师党支部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南桂英等2名党员荣获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王园园等3名辅导员荣获省级先进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图3  护理系第一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全省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名单

(五)立足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促发展

聚焦人才培养,打好党建业务“融合牌”,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融合到位。深入推进“党建红+护理白”深度融合,坚持用一流党建为专业发展凝心聚力,为中心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1.“党建+专业建设”组建一流团队。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夯实专业建设,提升育人实力。以党员教师为骨干,组建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团队,分析历年真题,梳理知识点,形成自编辅导讲义。利用QQ群、微信群、钉钉群进行一对一辅导,考前20天不分昼夜,24小时随时陪伴解疑答惑,经过团队老师的努力,连续三年护资通过率均达到95%以上,位居河北省第一。党员教师们利用专业特长与学生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建了母婴护理、轻度失智失能照护、为失能家庭“减压”——基于河北省失能家庭压疮照护等创新团队,开展团队活动,专题研讨,让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弘扬护理职业精神。

近年来,护理系教师党员成立护理专业教学团队,探索“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获批省级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职业院校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参与建设的临床医学专业群获批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项目;护理骨干专业群、护理高水平实训基地、妇产科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获批省级创新行动计划建设项目。护理专业通过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专业达到了英国资历框架(RQF)和欧洲资历框架(EQF)5级水平,顺利取得国际可比性证书和国际质量标准证书。为区域内乃至全国的专业国际化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连续三年6名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个人一、二等奖,团体一、二等奖的成绩。10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高职组)护理技能比赛中获得个人一、二等奖,团体一等奖。

2.“党建+思政教育”筑牢一流阵地。聚力“三全育人”。以入选河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为抓手,构建全员、“8”主体育人队伍,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实用性、推广性较强的“四个阶段、五个体系、六个平台”的育人模式,推动构建系部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模式。

图4  护理系“三全育人”工作模式图

聚力思政教育。连续三年依托学生思政社团举办讲思政故事系列活动。组建“大学生党史宣讲团”,精心策划开展以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李明慧、于永乐等4名学生被推荐为基层宣讲员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连续多年举办“承白衣天使职责 展卫生健康未来”5.12主题庆祝活动,在活动中激励学生心向党、跟党走、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和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和神圣职责。疫情防控期间,常艳双、肖文谦等18名优秀毕业生驰援武汉,圆满完成援鄂任务,荣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新时代最美逆行者”荣誉。沧州医专首例在校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段博天同学成为中华骨髓库第9926例,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第472例。杨浩彩等2名同学原创作品在第五届全国医学生解剖绘图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图5  护理系组织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党史宣讲汇报会

图6  护理系举办“承白衣天使职责 展卫生健康未来”5.12主题庆祝活动

图7  优秀毕业生肖文谦作为援鄂医生代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图8 段博天成为中华骨髓库第9926例,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第472例

3.“党建+社会服务”打造一流服务。护理系党总支与沧州市红十字会合作,号召党员教师,带领学生积极组建应急救护队,先后走进市教育局、迎宾社区、河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消防队等单位、社区和企业,开展急救培训近20场,为700余人普及急救知识,助力提升应急救护技能。志愿服务队坚持每周开展“守护健康、我们在行动”“技能普及、护佑生命”等主题志愿服务,深入学校帮扶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为沧州市特教学校的学生们进行心理辅导和身体检查,走进社区进行测血糖、测血压、健康知识和急救知识宣讲,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与好评。疫情防控期间,先后组建两支抗疫队伍,积极参与属地采集核酸、流行病学调查等防控工作,5名教师被运河区授予了“最美逆行者”荣誉称号,20名教师被学校授予突出贡献奖。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支援护理服务队获批成为全国第889支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

图9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支援护理服务队成立大会

三、实践成效

(一)显著提高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全省第一,毕业生专升本深造率超过60%,学生在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0项、省级27项;先后承担第一、二、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1个,护理专业共组织819名学生参加“X证书”考核,通过率99.54%。学生近四年平均就业率98.5%,用人单位满意度99%,学生满意度98%;毕业生分布各地,为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图1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奖证书

(二)有效提升了护理专业教师水平

专业教师获国家级教学大赛奖励2项,省市级教学大赛奖励103项,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市级课题27项,其中省级课题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5篇,主编出版教材20本,其中国家规划教材2本,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建成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主持、参与全国专业教学资源库5门。

(三)有力推动了护理专业现代化、特色化发展

建成河北省第二批创新行动计划项目:护理骨干专业群、护理高水平实训基地、老年医康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并通过验收;建成河北省第三批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省域高水平护理专业群、产教融合高水平实训基地、妇产科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成功申报第一批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第二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批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并通过验收;成为全国标准化病人(SP)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四、经验启示

一是打通学习分享平台,提升引领力,持续激发师生党员干事创业的内生源动力。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牢筑信仰之基,发挥党建引领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龙头作用。

二是汇聚师生共建合力,提升战斗力,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创立特色育人平台、创建联合育人载体,在多元化育人渠道的开辟和浸润式品格涵养环境的打造中,持续提升育人质量。高校基层党组织将师生共同目标与党建育人相结合,培育时代新人。

三是丰富育人的精神载体,提升凝聚力,在学思践悟中涵养品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结合自身实际,竭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四是聚焦人才培养需求,提升执行力,高校基层党组织需将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发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社会服务的政治功能,持续提升党建育人成效。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党总支)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