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自获批衡水学院第二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来,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全体成员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以高质量党建“红心”引领,夯实战斗堡垒,凝心聚力,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教学工作,积极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主要做法
(一)“红心”引领,夯实堡垒
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根据党总支工作要求,以总支引领、支部落实、书记负责、全员参与的形式开展党建工作。第二党支部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这条主线,坚持以先进性建设为总体思想,不断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形成了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支部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文献,贯彻落实《党章》为主要内容,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百所高校接力讲党史故事》《百年大党面对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等作为首要政治教材,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支部组织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红心”引领,创新载体
应用化学系第二支部坚持和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提升理论学习效果。一是进一步增加学习内容,除了规定必学内容,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学习,增加专业知识、道德品质、法律知识、沟通能力等内容的学习。多次在七一期间,开展迎庆“七一”系列活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主题,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结合基层联系点工作,深入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志愿活动。多次开展以《团结就是力量-西柏坡精神》、《“创建文明城市,你我一路同行”》《“文明创城志愿人我先行”》、《“学党章、知党规、严党纪”》《学习“习近平给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主题教育党课》《“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学习解读”》《榜样4》《我们走在大路上》《战“疫”一线党旗红》、“好记者讲好故事”等主题开展主题教育。
二是进一步丰富学习方式,除了传达文件、学习资料以外,采取授课讲座、发言交流、团队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成效。支部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引入实事真事,在《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主题教育党课中,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河北正定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齐心奋斗的场景事迹。生动再现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党员同志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真挚朴实的为民情怀、坚定不移的改革勇气、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在《学习“习近平给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主题党日活动中,邀请韩国又石大学留学回来的郭靖老师为我们作了回国后的工作分享。积极推进党员“双报到”活动,鼓励党员进社区,做实事,更好地落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志愿活动。
(三)“红心”引领,促进融合
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将主题教育与思政教学工作结合,统筹部署、协调推进、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目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教师使命,争做新时代有新作为的教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练兵、课程育人我先行”、“课程思政”说课教研活动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党支部活动与教研室活动相结合,并将参与人员由支部党员扩大到教研室教师,真正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化学系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四)“红心”引领,强化技能
应用化学系第二支部注重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将思想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机融入教师教学科研中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科研思政责任意识,强化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伦理、学术境界和教育技能。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定期探讨教法改革,组织学习“OBE理念”、周付安“五步教学法”、“翻转课堂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闭环教学模式探索”、田俊国教学设计等活动,带动教研室教师加快教改步伐。
(五)“红心”引领,铸造匠心
做为高校教师,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当代新青年当好引路人,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党育好人、为国育好才。学科竞赛是强化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独特方式,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能够使大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炼了大学生的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高校更好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教师依托研究课题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教师在科研、竞赛过程中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育,做到科研育人、竞赛育人,通过参与科学研究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建立规矩意识、求真精神。
三、实践成效
(一)耀红心,基层党建亮品牌
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砥砺前行,不断促进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实效。2021年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获衡水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获批衡水学院第二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支部书记王超连年获得衡水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2021年更是获得全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二)强技能,科研教研结硕果
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以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依托,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思想觉悟高、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在不断提升思政教师队伍。近三年来发表氢氧化镍/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预氧化PAN/TiO2复合微粒的太阳光催化活性等三类核心以上论文多篇;承担纳米流体传热性能及节能效果的研究,S-TiO2海藻酸钠复合保鲜膜的制备及保鲜效果的研究,TiO2/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镍基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等多项院级以上课题项目。支部教师付凤艳、张杰、李合、王超等通知均获得衡水学院青年科研标兵和衡水学院科研标兵。支部教师积极参加“衡水学院第二届智慧教学大赛”及“衡水学院首届‘金课大赛暨青年教师教学创新比赛’”和化学系教改项目选拔,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三)铸匠心,人才培养显成效
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探索党建引领高校教育发展新路径,在教育实践中抓政治建设、抓“三全育人”、抓融合发展、抓社会实践,将党建探索实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果。近三年,支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专项项目”、“河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大学生化工原理实验大赛”等多项省级以上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
四、经验启示
(一)坚持“红心”引领,加强支部建设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培育为基、重在建设、典型引领、整体推进,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
(二)坚持“匠心”锤炼,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新的时代赋予教师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教师使命,争做新时代有新作为的新教师。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注重育人。要坚持德育为首,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上图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教师在集体进行思想政治学习
上图为应用化学系第二党支部书记王超带领支部成员学习“课程思政大练兵、课程育人我先行”主题党日活动
上图为“课程思政”说课党日教研活动,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
(衡水学院应用化学系党总支第二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