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学科史料价值 打造融合党建新模式

日期:2024-04-03
浏览:23
字号:

一、工作背景

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再次阐释了“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我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文化搭台、融合发展、开创精品”为理念,通过盘活所收藏的200余件古代、民国和建国后各个时期珍贵法医学科典籍史料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学科文化等激活学科典籍史料生命力,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政育人、学科发展等互联互通,潜移默化中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

(一)盘活学科史料价值 开创精品党建

为打造党建融合品牌,开创精品党建新格局,我院组建专门团队,积极盘活学科史料蕴含价值,围绕 “立德树人 、文化传承 、课程思政、学科建设”这一顶层设计,积极构建系统连贯的“学科史料+文化传承发展+核心价值观培育+课程思政建设+爱国主义培植”的“1+N”党建融合模式,开创了“一单位一品牌暨首届法医文化节”“学习二十大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法医史料展”“法医名家大讲堂”等品牌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教授以“学习法医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为题,在“法医名家大讲堂”为全校师生进行了首次演讲。此后,还分别邀请我国著名法医学史专家黄瑞亭、陈新山、胡丙杰等教授进行法医人文讲座。目前,我们正以学科史料为纽带,深挖学科史料价值,积极寻找契合点,为开创党建精品工程提供多维文化元素。

(二)盘活学科史料价值  坚定文化自信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法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法医文化。例如,宋慈是世界公认的法医学鼻祖,其所著《洗冤集录》标志着人类封建社会法医检验技术和检验理念的最高峰,它对东亚和南亚等国家的法医检验技术和法医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充分挖掘典籍史料所蕴含的文化,汲取“明德慎刑”“明刑弼教”“恤刑爱民”“沉冤昭雪”“洗冤泽物”“躬身检验”“天下无冤”等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摒弃传统粗放单一的展览方式,与专业团队合作,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将学科史料典籍通过展览等方式可视化,具体化,精准展示每一个典籍史料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蕴含,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积极性,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盘活学科史料价值  培育核心价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在落细、落实、落小上下功夫。”法医技术是维护社会司法公平正义,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法医典籍史料中所蕴含的“平等、公正、法治、诚信”等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在盘活学科史料过程中,全面注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元素的挖掘,通过具体法医案例、具体法医故事、具体法医人物等的展示、讨论、讲解、展览等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习惯养成,使法医蕴含的“平等、公正、法治、诚信”等元素融于核心价值观。为更好达到“实践育人”效果,我们还建立了专业的学生讲解队伍,使学生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培训,并从形式上为学生配备统一服装、制作讲解证和短视频等,最终达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盘活学科史料价值 助力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它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战略问题。高校作为“两创”融入思政课程的重要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通过持续不断的基础研究,形成了“再发现”“再创造”“再延伸”的良性循环局面。目前,已较为完善的挖掘提炼出学科史料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古代法医检验“恤刑、爱民、洗冤、刚正”的精神与现代“爱国、平等、公正、法治、诚信”的价值融会贯通,为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生动的材料支撑。这些研究成果又通过集体备课、学术交流、参观展览、出版著作等众多方式与教师进行分享,为教师拓展课程思政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搭建共享共建平台。为更好的助力于课程思政,我院还建立了《法医学史》专业课程,由经验丰富的专门老师对法医学史进行讲授,将典籍史料这些“活化石”融于课堂,通过“显性教育+隐性教育”两种基本途径,将学科典籍史料融入法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极大地提高了课程思政的吸引力,避免了课程思政出现的“贴标签”“两张皮”等现象。

(五)盘活学科史料价值  厚植爱国情怀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法医学技术和辉煌灿烂的法医学文化,但囿于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法医检验一直停留在尸表检验上。鸦片战争后,以显微镜和人体解剖为基本特征的近代法医学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帝国主义列强以我国法治不完善、司法程序不健全、法医鉴定技术未开化等为借口在租借地实行丧权辱国的“治外法权”。清朝末期后,无数仁人志士踏上了寻求治国救国之路,其中不少把国外先进的法医学著作翻译成中文,为建设先进的法医学奔走呼吁。共和国成立之后法医学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这段历史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爱国主义的教材,此外,我们还特别注重“以小带大,以点带面”的叙事方式,如,我们充分利用我国近代第一部法医学译著《近世法医学》底页“国难后第一版”这一特别标注,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讲述历史上出版界“国难版”图书的历史渊源,以当代青年学生容易共情的方式教育学生不忘历史,珍惜当下,将“爱国”精神的厚植落在每一个具体的点上。

三、实践成效

(一)形成了党建新格局

依托学科典籍史料,将文化自信、文化传承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等融为一体,极大促进了工作的有效性、专业性、融合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在党建引领下,我国历史上首座高校法医历史博物馆资料收集工作进一步完善,史料链条基本完备,总体上满足了法医历史博物馆典籍史料所需。2023年4月25日-5月5日在我校图书馆举办的“一单位一品牌暨首届法医文化节”取得了圆满成功,参观师生达到了3000人左右,长城网.冀云客户端、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以及我校微信公众品台等都进行了报道。在我国法医学界引发了极大反响,其他院校,如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邀请前往开展。“1+N”党建与业务、思政、育人等融合模式,开启了党建品牌建设的新格局。

(二)实现了重大教育教学成果转化

经过不断的建设,以盘活学科典籍史料价值为抓手的党建融合方式极大激发了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教师学生都能不自觉地融入这一法医史料的共建共享平台,从不同角度传承、发展、传播、研究、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法医文化。经过持之以恒的建设和培育,教育教学成果逐步显现。如,2019年我校法医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首批一流学科建设点;2020年《法医物证学》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021年《法医毒物学》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我院教师在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取得二等奖,这是该项赛事以来我省历年取得的最好成绩。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党建融合品牌建设有着直接的联系。

(三)提高了师生的法医人文素养

经过多年共享共建,我院组成了师生一体的收集、研究、转化、讲解队伍,分批分类将我国古代著名法医检验典籍《疑狱集》《棠阴比事》《折狱龟鉴》《洗冤集录》《无冤录》《平冤录》《律例馆校正洗冤录》及民国时期的译著、杂志、著作及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书籍、期刊、杂志、名人信件、司法鉴定和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及我国近代法医学奠基人林几等法医大家等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感叹我国传统优秀法医文化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师生的法医人文素养,为树立法医文化自信、助力课程思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写教材教案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基础。同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2019年我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3年“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已由河北省教育厅推荐至国家教育部,并于2023年出版《中国古代法医学与社会治理发展史研究》专著。

四、经验启示

(一)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断强化政治功能,突出政治建设。党的领导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在整个学科史料收集、研究、转化利用过程中要坚持党委的宏观指导,这样能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团队战斗力、凝聚力,发挥党委综合协调,整合资源,党政协同、师生共建的工作格局。

(二)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习总书记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工作等进行了多次指示,2023年6月,还专门就文化传承发展召开座谈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有宏观概括,又有微观指导,为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和文化传承等指明了方向。只有认真学习、领会理论才能更好指导实践,更好找准载体,更准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

(三)必须注重盘活资源,树立品牌意识

学科史料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激活其多维价值,使其与新时期时代特点相契合,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从不同维度盘活学科史料价值、讲好学科故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便开展更加精细有效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活动。此外,还要树立品牌意识,有序整合展览、讲座、文化节等载体,突出品牌的层次性,找准落脚点。不能好高骛远,避免假、大、空,在“细”“小”“实”上开创品牌建设,持之以恒打造极具凝聚力的党建品牌。

   学校党委书记翟海魂等校领导参观“一单位一品牌暨首届法医文化节”

学校党委书记翟海魂等校领导在法医文化节现场与同学们交流

学生分批参加“学习二十大精神 鉴定文化自信 法医典籍史料展”

(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党委)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