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近年来,高校基层党建特别是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管理等工作任务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严。我校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十分注重在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发展等相关工作上不断规范和创新,坚持以大力加强积极分子培训、教育、考察、考核等为载体,推进学校发展党员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
按照上级统一发展党员有关文件规定,学校在发展党员工作从确定、培养、筛选到最终发展的整个过程,都存在很大管理压力,而且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特别关注。就专科层次学生而言,在校时间仅三年,从申请入党到发展预备党员期间一般要至少一年半的时间,时间很紧张;而且近年来发展党员指标越来越少。之前极少部分学生还存在入党动机不够端正等情况,学校对积极分子期间的教育考察也不够规范、统一,管理考核也缺少量化和指标,使得个别基层支部存在学生入党把关不够严格等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入党教育培养和入党积极分子管理考察,学校根据上级发展党员有关标准要求,在前期探索试行和经验积累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于2021年下半年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入党“先锋成长计划”暨积极分子动态积分管理的实施方案》,在广大在校学生中创新实施“先锋成长计划”,在入党积极分子中科学进行动态积分管理。以“把党的组织建到班上,把入党过程放到帐上,把党员意识印到心上”为目标,不断提升入党学生的理论素养、使命担当,不断引导入党学生的动机意愿、思想态度,不断规范入党学生的行为标准、责任义务,充分发挥入党学生的先锋模范和带头示范作用,切实增强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感党恩、跟党走、听党话。
二、主要做法
学校党委牵头以“先锋成长计划”为载体,围绕各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相关工作,全面实现学生入党量化积分管理考核。旨在通过不断规范、创新和优化在校学生从入党申请到确定发展为预备党员期间,包括教育、选拔、培养、锻炼、培训、考察、监督、考核等过程,通过“三三三(三阶成长动态管理、三段教育培养渠道、三类锻炼提升平台)”工作机制,真正为党组织把好在校学生入党政治关、质量关、标准关。
(一)健全三阶成长动态管理。
一是坚持统一入党流程标准。根据入党的相关流程、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统一明确从申请入党到确定为预备党员期间的12个基本步骤、17项资格标准、14种入党材料,结合入党教育,让所有同学都知晓,引导广大同学掌握入党基本流程要求,对照入党相关条件标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接受党组织培养考察。二是建立统一先锋成长台账。根据入党相关资格、条件,结合各基层实际,设置个人先锋成长管理台账,明确学习教育情况、劳动实践情况、竞赛活动情况等10项过程性监控指标类别,要求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安排专人结合班级综合量化进行随时更新维护,对学生入党相关阶段、实践项目、资格条件等进行记录、跟踪。相关过程及参与完成情况作为入党主要依据。三是进行统一积分动态运行。结合先锋成长台账,以系(院)为单位,全面实施对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积分管理、动态调整。依托相关动态积分管理模式,鼓励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重视理论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接受组织管理、端正入党态度、明确党员责任、发挥先锋作用。
(二)畅通三段教育培养渠道
一是全面开展新生入党教育。明确由各系(院)牵头,每年9月下旬——10月中旬,由各系(院)书记负责,专职副书记、组织员、相关辅导员配合,结合新生入学、军训、入学教育等,分层分类进行入党教育,引导和指导符合条件的同学提交入党申请书,并及时安排专人进行谈话、联系。二是重点实施“课程思政”引导。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主,相关专业课教学、主题班会课等配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定探源”相关内容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党史观”相关内容作为课程思政重要内容,加强学生三观教育和正向激励。三是深入进行积极分子培养。依托业余党校,每年组织2次入党积极分子集中专题培训和发展对象短期集中培训,安排相应培训考试,增强积极分子理论武装;学校由组织部、各系(院)牵头,定期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相关活动,增强积极分子责任意识;定期开展谈心谈话、集体座谈等形式,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培育考察,增强积极分子政治觉悟、党员意识。党委书记“校史文化面对面”入党教育课已成为学校入党教育的保留项目和特色品牌。
(三)用好三类锻炼提升平台
一是加强运用线上资源平台进行学习。自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要求所有积极分子在“青年大学习”基础上,下载注册并及时学习“学习强国”,不断提升学生政治意识和学习能力;并且结合先锋成长台账和积分管理,每年以系(院)为单位,定期对“学习强国”学习、积分情况进行排名。二是加强劳动科普教育基地综合实践。自新生入学军训结束后,要求所有学生都要通过劳动周值日、劳动基地农耕等载体分班分块参与劳动实践,不断提升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由各系(院)党组织负责,各辅导员配合,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组织、安排、督导、统计。相关劳动教育实践已成为学校综合育人的有效载体和特色品牌。三是加强各种活动竞赛项目专业发展。自新生入学开始,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比赛、项目、测试等,并以系(院)为单位支持、指导、训练、督促学生参与相关竞赛项目,每年结合校内外获奖结果和奖励通报等进行汇总、统计。
三、实践成效
学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学校组织部牵头,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及各系(院)党组织全力配合,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专题安排部署,明确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实施,定期调度研究,加强过程指导,及时督导检查,确保取得实效。在组织运行时,为切实增强“先锋成长”的成效性、长效性,维护动态积分的公平性、可行性,整改过程坚持学校统一管理与系(院)自主管理相结合,量化积分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坚持学校、系(院)、班级三级运行模式,明确专人进行记录、计分,专人进行监督、统分,专人进行指导、评价,切实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量化动态积分和先锋榜样引导,努力实现“双培养(既把学业成绩拔尖、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同时也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培养成学习拔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学生)”,切实推进“双提升(既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提升政治规矩意识和学思践悟能力;同时也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实干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入党学生的督促指导,规范对入党学生的教育管理,丰富对入党学生的培养锻炼。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学校20、21级(目前为在校二年级学生)学生中平均约82%以上比例符合条件的学生都在组织入党教育的引导下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已先后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达460余人,且其中有3/4以上都是先后担任班委或学生干部,其中有1/3以上都获得过校级及以上奖学金,其中有4/5以上同学都获得过校级及以上荣誉,全部实施量化积分管理;通过积分考核排名,已最终确定发展预备党员140余人,全部都是政治可靠、素质较高、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学生”。同时,对量化积分排名后8%的同学,我们还结合实际予以延长或撤销其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资格,对出现各类违纪及处理情况或造成较严重影响的,将直接撤销其入党积极分子资格,取消入党机会。
四、经验启示
学校创新实施在校学生“先锋成长计划”,科学进行动态积分管理,通过量化积分形式,对学生入党相关工作进一步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努力通过正向激励学生争当先锋、成长成才,正确指引学生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真正让入党学生成为广大学生群体的榜样先锋。
此项积分管理体系目前已得到基层党组织普遍认可和规范运行,在广大在校学生和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中也已初步形成风气和导向。通过此项计划的实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更加稳定、更加向上,相关学生对入党的动机更加端正、对入党的意愿更加强烈,党组织的吸引力更加突出、党组织的感召力更加增强。下步,学校将在此基础上,探索实施师生党员目标积分管理,健全党员队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申请入党人员队伍量化积分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高校党员队伍不断壮大、规范、高效,切实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