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六个力量” 创建“党建+”融合式特色工作品牌

日期:2024-04-05
浏览:10
字号:

一、 工作背景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学校中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组织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学工程系党支部(以下简称“支部”)所在的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党委坚持强化党建引领,以灯塔工程、筑梦工程、强基工程、铸魂工程、知行工程、护航工程等“六个工程”为实施载体,建立了以信仰的力量、理论的力量、组织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实践的力量、制度的力量等“六个力量”为工作着力点的党建工作体系。支部严格按照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要求,结合实际建章立制,常态化开展党员发展、党员培训、党籍管理、党费收缴、党员激励关怀帮扶等工作,深入构建“党建+思想引领、党建+理论学习、党建+组织建设、党建+文化浸润、党建+服务调研、党建+制度建设”的党支部特色工作品牌,将党支部建设与自身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科研等业务巩固走紧密结合,实现了双向受益。

二、主要做法

(一)依托“灯塔工程”,点燃信仰的力量。

支部依托学院“灯塔工程”,不断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信仰的力量”,引导支部成员及师生群众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优秀的,什么是应该追求和效仿的,自觉做到身上有正气、心里有正事、脑里有正题。通过加强典型宣传,对“河北省师德标兵”李颖同志、“我心目中的十佳好导师”杨丽同志等优秀个人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奋进力量”、“学党史 知国史 明校史”、“学习党的二十大,争做健康新青年”等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新媒体建设,录制“向着党旗飘扬的方向”诗朗诵、“理论的力量”线上微党课等视频作品,不断增进师生的理想信念与情感认同。

(二)依托“筑梦工程”,俱化理论的力量。

支部依托学院“筑梦工程”,突出理论武装,既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也强调专业认知和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全面坚定信心。支部与学院其他师生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结对共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会、“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等主题活动;与天津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学联建活动,以理论学习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切实做好校企、支部、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三)依托“强基工程”,彰显组织的力量。

支部依托学院“强基工程”,把组织管起来、用起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探索“三会一课”的创新结合点,规范做好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梳理支部重点工作并明确分工,做好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工作,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双培养”工作,全面激发了支部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依托“铸魂工程”,积淀文化的力量。

支部依托学院“铸魂工程”,积极参与学院学习强院计划,支部成员积极组织学术沙龙,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办学20周年特色活动,利用劳模工作室、党员活动室、工会之家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立足专业建设实际,彰显学科特色,不断凝心聚力。

(五)依托“知行工程”,发挥实践的力量。

支部依托学院“知行工程”,全员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走访企业、医院,建立党支部联学联建单位,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引导支部成员及师生群众以知促行,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六)依托“护航工程”,巩固制度的力量。

支部依托学院“护航工程”,围绕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党员作用发挥、考核评价等方面细化支部建设实施细则,制定支部手册使用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从严从实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构建起一套管理科学,落实有效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了党支部建设质量。

三、实践成效

(一)聚焦党建引领,创新“党建+”特色工作品牌

支部聚焦党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创新载体建设,突出品牌塑造,深化构建“党建+思想引领、党建+理论学习、党建+组织建设、党建+文化建设、党建+服务调研、党建+制度建设”的“党建+”融合式特色工作品牌。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个体在组织形态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支部强化思想引领,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浸润式引领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2022年3月支部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支部教师李颖同志2021年被评为河北省“师德标兵”,充分发挥了先锋带动作用。支部突出理论武装,创新“三会一课”形式,以支部公开课、委员示范课、党员研讨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定期开展联学联建活动;抓好主题宣传;以理论学习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支部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支部通过提升支部委员能力素质、加强联学共建、强化支部服务功能等举措,引导支部教师强化主人翁意识,凝心聚力,筑牢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支部注重文化育人,将学院“IVIP(Innovative创新Visionary远见Intelligent才智Passionate激情)”人才培养理念,融入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引导师生坚定文化自信,汲取奋进力量。支部鼓励实践创新,利用所研所学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知行合一。依托横向课题与多家企业共建研究生产学研培养基地,与企业共建共研共享;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国家级及省市级比赛奖项数十项;师生联动服务社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及社会调研,把服务人民生命健康和发展需求作为研究立足点,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引导师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砥砺奋进。支部健全制度保障,用系统、科学、规范的制度优势切实提升支部工作效能。

(二)聚焦师生共建,丰富党支部组织生活

支部聚焦师生共建,不断创新组织生活内容及形式,支部活动感染力不断增强,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服务力不断提升。一是创新全方位多层次党课新模式。为充分调动支部党员理论学习热情,提升理论学习效果,支部运用体验式、互动式学习形式,创新开展支部书记公开课、委员示范课、党员研讨课,打造了全方位覆盖、多层次互动的党课体系;2022年支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党章、国家安全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开展了支部书记公开课3次、委员示范课6次、党员研讨课10次;二是全面加强新媒体建设。支部开设“理论的力量”线上微党课栏目,完成党史知识、诗朗诵等微视频录制,通过学院官方公众号、视频号陆续发布推出,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支部运营“河工大生医”微信公众号,分享学科前沿研究内容、支部成员最新研究成果及支部组织生活动态,有效提升了支部党员教育科学化水平和学习效率;三是创新党建工作协同发展模式。支部聚焦师生共建理念,不断拓展交流合作平台,校内与师生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结对共建,校外与天津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签署基层党组织联学联建协议,合作开展理论宣讲、科学研究等活动,切实做好师生间、支部间、校企间、校校间的交流互动,大幅提升支部影响力。

(三)聚焦实践导向,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聚焦实践导向,引导支部党员在日常教学、科研生活中亮出党员身份,立起先进标尺,树立先锋形象,带头攻坚克难,真正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在教学工作上,支部积极鼓励党员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发挥中流砥柱和榜样的作用,不断推进医工融合,联合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组建虚拟教研室,开展联合培养工作,切实将党建引领落到具体中心工作,有效激发支部党员的战斗力;在科学研究上,支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积极开展与怡和嘉业、渡康医疗等企业的紧密对接,将科学理论研究延伸到项目研究和产品开发;在人才培养上,党支部立足个人发展,带动全系发展,通过鼓励支部党员担任班导师、思政导师等,持续做好大学生学业指导,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院文化活动等,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服务师生上,支部把亮身份、作表率作为目标追求,正争当疫情防控志愿者,支部全员100%参与核酸检测、楼宇值守、学生接送站等工作,自觉参与学院行政管理工作、在学院招生工作、工会建设、研究生教学、综合管理等方面出人出力,在学院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切实增强党员教工履职尽责能力和服务师生需求能力,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四、经验启示

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教育方针,将“七个有力”与支部特点紧密融合,打造“党建+”特色工作品牌,稳步推进,落实各项任务,育人成效日益彰显,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要坚持聚焦党建引领。坚持党建引领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生动体现,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精神支撑,是引导教师成为经师、人师,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必由之路,也是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党支部在推动“党建+”特色品牌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党建引领,挖掘大思政元素,多维发力,多措并举,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于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以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要坚持聚焦师生共建。牢牢把握师生共建“主基调”,以师生同向同行促进共同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党支部牢牢树立共建共享理念,与师生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企事业单位等深度合作共建,充分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实现师生思想上同信、理论上同学、组织上同在、文化上同研、实践上同行、制度上同讲的良好局面,引导师生自觉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使党支部真正成为了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院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实现了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要坚持聚焦实践导向。实践是推动理论创新和发展建设的基本途径、在推进党支部建设中坚持立足实践导向,关注支部发展实践需求,是打造真实、鲜活、客观的党建特色工作模式,找准“七个有力”作用发挥的现实需要。党支部在推进“党建+”特色品牌建设中聚焦实践导向、紧盯重点环节,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充分利用好组织资源和载体,做好党内和党外联动,校内与校外协同,优化组织生活的板块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和平台支撑,不断增强党支部建设实效。

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做好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增进师生的理想信念与情感认同

(河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党支部)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