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作为新中国最早设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原地质部直属院校,学校始终以“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为核心使命,秉承“达观博物”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历经70年的办学历程,学校逐步形成了“资源环境+”多学科协同发展和深度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结合学校“双地”办学定位,支部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抓好党建主责主业,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党支部跟着项目走的机制。
支部有正式党员14名,占本专业教师的比例为93.33%,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支委会成员3人,带领支部党员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了党建工作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科普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引领作用。为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项目组成员争先创优,确保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我院党委决定依托科研项目分别成立野外临时党支部、师生临时党支部。
二、主要做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教育引导项目组师生锤炼政治品格、提高“政治三力”,充分发挥党建对业务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模式。党支部组织师生参加党建引领业务发展集中培训,不断完善支部建在项目上的创新机制,带领师生常态化开展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
1.党建引领,集中培训促发展
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营造潜心育人、潜心科研、激发创造活力的工作环境,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和水平,委托学堂在线组织开展了“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校教师潜心育人研修班”线上培训项目;深入开展科技伦理、学术规范教育,树立正确科技伦理意识和遵守科技伦理规范,与地勘一线单位联合开展了“科技伦理与学术规范专业研修班”线上培训班;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科技能力和学术精神,引导学生踊跃投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促进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引导和激励学生弘扬时代精神,带动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联合校团委委托学堂在线开展了“聚焦全国大学生竞赛项目的培育与指导”线上培训;为全面推进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帮助一线教师、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了解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健全技术转移体系,提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质量,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委托学堂在线承办“产学研深度融合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题研修班”,围绕校企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与探索、专利申请书撰写、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主题进行专题讲座。上述集中培训,全校累计近千余名师生参加了相关培训,有效地推动了业务高质量发展。
2.凝心聚力,建强临时党支部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及地勘一线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依托“雄安新区地热清洁能源调查评价”项目,同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北地矿局水文四队联合成立野外临时党支部,在雄安新区深部地热资源勘查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及社会服务;依托“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XZ202101ZY0008G)”,同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联合建立西藏地热项目临时党支部;我校与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开展的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立“G219线西藏段独特类型地热水成因及开发潜力科学考察” 项目师生临时党支部;强化党建对科研项目引领作用,不断完善支部建在项目上的机制,开展产学研、科研育人及科学普及等方面深度合作。
3.实践育人,科技志愿显成效
支部组建了河北地质大学地热能开发利用科技志愿服务团队,让师生全面参与其中,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滴水石穿、攻坚克难,立足水环本职、服务基层一线 ”的奉献创新服务“老水环精神”传承下去。依托取得的教学及科研成果,在中小学、幼儿园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借助世界地球日、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开展水资源、地热地质等科普活动,将教学及科研成果进行推广,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组织师生参加国际地下水会议并做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到第七届世界地热大会地球化学专题论坛中,深入探索科学服务社会新方向。
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积极开展经常性、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实践成效
支部跟着项目走,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项目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很好地带动了项目组成员争先创优,确保项目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临时党支部的建立引领项目向良性轨道发展,项目组也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活力。
获得的相关荣誉:
党建方面荣誉:
2018-2021年度连续获得河北地质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21年入选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
学术方面荣誉:
2022年度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
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闫佰忠(排名第二);
河北地质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闫佰忠;
河北地质大学校级教师标兵,邱淑伟;
河北地质大学推荐2022年“最美教师”人选,邱淑伟;
河北地质大学2022年校级师德标兵人选,郎旭娟;
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
河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2022 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
指导学生获得2022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
河北地质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邱淑伟。
四、经验启示
目前,我院正在总结临时党支部建设的经验,结合学院导师制、班主任制、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等,通过工作方式方法的不断改革创新,完善师生党支部共建工作,进一步推动专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目标的完成,维护党组织的先进性,并不断完善形成相应的制度规范。
今后的建设工作,将继续严格按照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实施意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标准,完善制度建设,高度凝练党建工作方法。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进一步工作:
(一)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支部要严格做到“七个有力”,高度重视教师党支部建设和“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在把握规律创新工作、选准配强支部班子、严格组织生活、维护和发展师生利益中提升组织力。
(二)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完善将党建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科学普及、国际交流等业务工作高质量融合机制;探索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及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持续加强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学习传达上级党组织的决议,结合地下水科学学科及专业建设实际抓好组织落实,做好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发现树立典型,宣传推广师生身边师德师风、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等先进事迹。
雄安新区深部地热勘探现场开展野外临时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与西藏地热地质大队联合开展民族团结社会实践活动
与校外指导教师男达瓦(右)进行地热科考活动
(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教师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