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党建+育人”综合体系 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日期:2024-04-05
浏览:4
字号:

一、工作背景

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现有党员60人,其中正式党员48人,预备党员12人,积极分子201人。学生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省样板党支部创建为契机,紧密结合新时代特征、自身专业语言特色和学生特点,将学生党建与党员教育培养有机融合,将学生党建与学生成长的有效融合,把党建引领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党建+育人”综合育人体系,多维度搭建协同育人新途径。

二、主要作法

(一)以强化思想引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强化思想建设引领,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通过党支部班子成员领学、结合实际深学等方式,教育引导党支部成员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工作机制》、《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工作制度》、《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标准》等制度文件,以规范的制度强化支部建设,提高党内生活质量。每月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强化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以培养高素质学生党员目标为导向,引导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以学促干、知行合一;着力将组织建设和教育引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常态化,达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学生党员真正的“学懂弄通”“践悟引领”。

(二)以育人为根本,实施理想信念教育

1.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党支部建设的首要任务。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着力构建“党建+育人”综合育人体系,将思政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推进全程全方位育人。学生党支部形成7个党小组,各党小组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每天坚持登录学习,定期开展学习讨论,广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强国”平台中不断提升自我,增长知识、深化思想,使党的伟大理论和精神入脑入心。组织开展了以“语言”为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2022年11月以“凝心聚力擘画新蓝图,团结奋进谱写新篇章”为主题,用双语形式、不同角度、多种展现方式开展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学校党委组织部负责人、全校基层党支部书记、专兼职组织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观摩,活动受到了廊坊日报的关注报道;2021年国庆快闪活动被廊坊市长城网报道;2023年构建“美育+思政“育人新格局,结合“语言”专业特色,开展“展语言之美,呈文化之魅”系列美育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得到长城网冀云报道。

2.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培育打造具有外院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把党史教育常态化与学风建设、第二课堂建设和专业成长相结合,进一步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提升学生党员党性服务意识,将专业特色融入实践活动过程中,拓展党性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增强教育和学习的实效性;在推进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多方位开展志愿服务,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美丽乡村建设社会实践等优势资源,开展“进基地、育红心”研学活动;注重发挥网络思政功效,不断创新党建宣传方式,搭建新媒体矩阵,形成全方位的媒体宣传教育和实践平台,领航育人效果。用充满“青春味”“时代味”上好“大思政课”,联合三大社团开展“外语话思政”栏目:“外语话思政|共建思政氛围,回顾红色经典——英语协会革命历史题材影视英语配音活动”等多项外语话思政系列主题活动。促进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人文素养。引领青年学生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自身外语专业知识,传递起党史教育接力棒,增强学生对党领导核心的信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开设了“精彩外院”微信公众号,以新媒体平台进行党史知识及党的教育活动信息的相关推送。依托微信公众号进行红色团史知识的普及。同时推送“外语解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党员青春成长风采”考取研究生党员优秀事迹宣传、“展语言之美,呈文化之魅”系列美育主题教育活动等特色党、团系列活动报道。

3.外国语学院党支部组织青年学生前往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到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秦皇岛市昌黎县五峰山的李大钊纪念馆,瞻仰先烈雕像,缅怀革命英雄,重温英雄事迹,深刻领悟先烈保卫山河的爱国情怀以及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进一步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进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三)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凝聚育人合力

1.外国语学生党支部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发挥支部建设堡垒作用。通过生师党支部联动共建、兄弟高校支部共建、支部与地方共建、专业与信仰共建,汲取各类支部建设经验、凝聚支部奋进力量、提高党员政治素养、增强支部吸引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汲取奋进力量、永怀奉献精神、常筑思想之基,通过系列共建活动进一步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从而推动学生党支部强基固本,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凝聚青春力量。

2.学生党支部联合团委学生会共同成立党团活动室,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的支部建设方式,领悟党的先进思想和优秀精神。通过努力,2020级商务英语1班获评“2022年度河北省高校活力团支部”、2022年度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贡献度TOP100榜。在尊重和保护困难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发扬人文主义精神,采取合理的方式,实施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实现“传帮带”育人效果。

3.学生党支部与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日语系、翻译系、商务英语系四个系部联合,2022年以“共话师生情 同心筑未来”为主题,2023年以“亦师亦友议心声”为主题开展师生共建交流活动,为师生党员搭建起交流平台,老师们针对同学们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建议和指导,使同学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更好的发展。

4.学生党支部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管学院开展党史教育学习交流、走访了安阳师范学院、邯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考察调研基层党建及样板支部建设。通过与兄弟高校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达成帮扶机制,实现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双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党建活动的创新模式。同时细化共建理论研讨、党建资源整合、学生党员综合能力提升以及主题交流等共建机制,双方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了今后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以实践育人为载体,彰显志愿服务育人实效

1.学生党支部高度重视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关注志愿者的成长和发展,完善志愿者组织体系,健全志愿者培训制度,强化志愿者权益保障,通过党支部号召、党小组发动、党员带动,持续激发广大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和动力,外院的青年学生用奋斗、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唱响了新时代雷锋之歌。为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规模化及具组织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成立了“青春you为”志愿服务队、打造了“冬奥志愿行”“志愿返家乡”、“实践助育人”“红心为党跃”等志愿服务品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达50余项,服务时长达5099小时。在2022年冬奥会中学生党支部有11名学子参与了包括交通领域、住宿领域、赛事服务领域等多个领域的志愿服务工作,共计时长1590.3小时,累计获荣誉表彰20余次。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设立了冬奥会志愿小分队临时党支部,实时反馈冬奥一线的志愿服务工作。我院志愿者们在这次的冬奥志愿活动中表现出色,收获了学校和社会的一致认可。“青春you为”志愿服务队荣获2022年学校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其中24人荣获廊坊师范学院优秀志愿者称号。

2.学生党支部在疫情防控封校期间,在学生公寓设立临时党小组,为同学提供打水、送饭、发放物资等志愿服务;学生党支部每年于雷锋月开展“争做校园活雷锋”系列志愿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走入社区开展各项社会服务;暑期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党史学习、乡村振兴及创新创业等多方面成功实践,各团队代表依托多种方式展示了他们的实践过程、成果及感悟,并将实践成果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转化,调研成果向“挑战杯”竞赛作品转化;学生党支部组建起了师生支教队伍,前往承德北头营乡樱桃沟门、雄安新区、安新县小学点对点支教,做学生的知心人、领学人,让更多乡村学生了解外语知识的魅力。假期我院学生党支部参与“桑梓计划”等地方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多名返乡学子通过政务实践、理论宣讲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的力量助力家乡发展。

3.学生党支部通过“精彩外院”公众号专栏及“西部计划”知识分享会、座谈宣传会等多种方式,开展西部计划的宣发工作,鼓励毕业生们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投身西部建设,扎根西部基层,绽放最美青春。2021-2022年,在学生党支部组织下成功参与西部计划的优秀毕业生3人,他们在西部城市多个角落发光发热,展现着外国语学院的专业风采。

4.学生党支部创新学生管理新模式,在新生班级设立学生助理班主任朋辈育人,发挥先锋领航作用。如今已开展了三届,培养了40余名学生助理班主任,锻炼学生班级管理能力,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五)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阵地

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公寓打造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设立“党员工作站”发挥党建引领。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党支部开展学习、工作、议事及其它多样化党日活动的需求,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依托“三亮”,凝聚学生社区党建主体力量。强化党团建设,筑牢理想信念,设置党团活动室,设立党员先锋岗,将学生党建延伸至学生宿舍。创新性开展开展宿舍帮扶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以学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整合思想引领、学业解惑等信息资源,帮助学生解决迫切学习、生活问题,培养自我管理能力。2023届毕业生215宿舍6名同学,4名考上研究生,1名准备出国深造。2022年3个班级荣获“先进集体”、3个班级团支部获得校级“先进团支部”;15个班级荣获“校级行为规范班”称号,1个团支部荣获2022年度河北省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和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

(六)以“语言”特色为载体,培育创新型人才

1.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将学生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机融合。支部成立学生党员创新创业工作小组,以创新创业工作小组重点团队为依托,定期开展双创大赛指导,邀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召开研讨的同时引领思想成长。学生党支部根据学生专业不同专业特点,举行团队建设素质拓展,培育了多项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同时与政校企事业单位搭建了实践育人框架“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两个平台,协调推进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双创教育、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铸魂机制。带领支部成员到中国(雄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白洋淀产业园的雪瑞莎集团,在相关企业负责人引导下对园区内部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与观摩学习;并在河北省霸州市东段乡建立了以服务学生为主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充实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知识,为学生提供经验支撑,促进了学生更好的将专业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2.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为载体,鼓励学生以创业促就业,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和动力,不断推进实践育人。同时聘请了以品德高尚、专业精湛的党员及双创校外导师等作为青年学生创业导师,通过企业家精神、奉献意识、社会责任等传递给学生,实现党建思政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显著,在各类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获奖约96人次;校外比赛获奖学生72人次;1个项目获"荣盛杯"廊坊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12个项目获2022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多个项目获校赛奖项。

三、实施成效

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把党建引领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着力依托“党建+育人”综合育人体系,将学生党建与党员教育培养、与学生成长的有效融合,把党建引领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学生党员自身能力显著提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党支部真正成为了带动班集体及团支部团结进步的坚强堡垒。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了服务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使命感;创新学生管理新模式,朋辈育人,发挥先锋领航作用在,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建设扩展了支部工作的空间,明确了学生党员角色任务,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营造了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党建引领,打造政校企事业实践育人框架“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共育平台等育人载体,全方位提升支部学生党员成长成才、赋能基层、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打造党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铸魂机制。

四、经验启示

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推进“党建+育人”综合育人体系,多维度搭建协同育人新途径工作模式,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学生党支部党员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优秀党员走进学生中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领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党员队伍的教育作用,积极开展专业“语言”特色活动,提升学生语言专业能力,通过情景式和浸润式主题党日和党课等活动,帮助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构建学生社区管理服务模式,提升了党支部的服务职能,更好地发挥支部的标杆和旗帜作用。

(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