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言文学系教师党支部现有党员17人,党员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53%。下设2个党小组,设支委成员3人:支部书记张永梅、支部组织委员王佳雯、支部宣传委员李明君。教授2人、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占比41%。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多措并举, 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
一、工作背景
党建“双创”是“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的简称,目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培育为基、重在建设、典型引领、整体推进,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问题导向为抓手,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事业发展为根本,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努力在管党治党取得新成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在此背景下,如何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创新,聚焦“有特色”“高品质”,打造“一校一品”“一院一品”,以进一步开放思路,优化路径,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二、主要做法
语言文学系教师党支部在学校党委、语言文学系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样板支部为目标,全面履行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职责,推动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引领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打造行业特色鲜明的支部品牌,为高质量培养未来教师提供坚实的保证。
1.标准化阵地建设,规范组织生活
(1)制度为纲,激活红色动力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组织关系管理制度、党费收缴制度,细化教师党员教育活动,实行综合考核制度,保证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2)创新为源,铸就红色品质
结合系部中心工作,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展现教师风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忘初心育良苗 牢记使命勤耕作”农耕实践活动、“迎认证 践初心”系部环境清整活动、“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专题学习活动、“党建共建 聚力前行”翠屏社区党建观摩活动、“创新课堂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横山小学联合教研活动、“红色家书中的信仰”寻根铸魂活动,构建党性锤炼阵地。
2.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质量
(1)教育为根,厚植红色基因
结合专业群特色构建“基层党建+传统文化”党员教育体系。聚焦文化守正,塑形提能强本领,开设了“政德讲堂”,开展“支部书记、党员教师讲党课”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亲情孝道、规矩意识等思想有机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积极开展高水平文化主题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引领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开展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宣讲活动,让“红”的底色绽放时代风采。
(2)实干为本,争当红色先锋
以“双带头人”工作室和“青蓝工程”为平台,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有情怀、严律己、善创新、高素养”的教师队伍。一是注重思政育人,开展“思政融合 铸魂育人”——党员教师上好一堂思政课系列活动。教师以课堂为阵地,带领学生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二是注重第二课堂育人,打造文化育人新阵地。成立传统文化社团“嗣音”社、“耕读社”,开展“博爱园里的二十四节气”“科学种植”等创新实践活动,引领当代大学生自觉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特色化品牌建设,激活红色动力
打造教师支部“星光领航”党建品牌,充分挖掘教师队伍的“星力量”。
(1)“星斗铸魂”,示范引领
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学、育人、科研等方面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致力于把每一个党员都锻造成一颗闪亮的星,星光汇聚成北斗,为系部发展指引方向。制定教师党支部“学党史,创佳绩”系列活动方案,开展“党员教师说专业”“党员教师微党课评比”“美成在久——三笔字比赛”等活动。树立党员教师模范形象,激发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2)“星光计划”,助力发展
开展“星光计划”系列讲座,尊重并整合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智慧,以微光聚星河,为学生党员上党课,鼓励学生不断提升专业本领。通过“星光计划”培养服务乡村种子教师。为乡村教师提供儿童阅读、儿童戏剧课程。年均服务1000人次以上,惠及农村弱势儿童成长。
(3)“星阅读”红色阵地,拓宽视野
打造“星阅读”红色阵地,精选配备书籍,依托传统文化与红色读物,定期开启阅读讲座,持续开展“书香致远,阅读润心”教师党员荐书活动,把《论语》《孟子》《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纳入推荐书目,召开读书交流会,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阵地。
(4)“星传承”系列活动,守正创新
一是成立“星火宣讲团”志愿服务队。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讲活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主题教育中,讲演精彩的革命故事。二是依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以社区活动、培训讲座等形式,向社会提供国学经典阅读、非遗传承、亲子教育等服务。
(5)“星聚力”党建共建,生发活力
与桥西区、长安区教育局及所属小学、晋州、正定、鹿泉学区签署近百所高质量实习实训基地,联系横山小学、中山西路小学等多所小学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和党史宣讲活动,与鹿泉经济开发区翠坪社区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交流党建经验,分享党建成果,多元渠道,共同聚力,为党建工作贡献力量。
三、实践成效
1.领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党支部领航下,系部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小学科教三支教学团队师德高尚、踏实肯干、成果频频。过去一年,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立项“河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简介面向社会公布,荣获校级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立项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指导学生在省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中获奖;小学科学教育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创新教学形式,指导多名学生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
2.领航高效率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将支部建在教研室上,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同谋划、同落实。积极响应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主旋律,在工作中做出实绩。过去的一年,语言文学系小学语文教育专业顺利通过河北省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成为师范生教师资格免试认定试点专业,形成“校企合作态势良好,数字化转型进展顺利,教学改革案例层出不穷”的教改局面。
3.领航高水平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打造环境文化,形成“党建+传统文化”浓厚氛围。系部廊道面向学生征集原创标语上墙,彰显学子深厚底蕴;教师撰写《告学子书》、学生撰写《幼专赋》上墙,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认同;重新规划党员活动室,打造“星阅读”红色阵地,形成书香氛围。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师团。《家校携手齐育人,多元并举筑未来——师范专科院校家庭教育工作实施路径创新研究》获得市级家庭教育创新案例一等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荣获河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三等奖。创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经验在《人民日报》人民数字刊发。
4.领航高标准社会服务行动
打造“专业引领 特色鲜明 成果共享 积极担当”立体化社会服务体系。依托传统文化特色,以本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井陉拉花、太极拳和耿村故事为着力点,构建传统文化社团,面向社会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依托教育部职成司儿童阅读社区指导实践创新项目和家庭教育省级课题,成立儿童文学、国学社区志愿服务社团,主动深入社区、小学,宣讲红色故事、表演抗疫儿童剧、开展社区阅读指导服务等。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多名教师利用“顶岗实践”深入小学,开展课后服务,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依托“黄平安儿童戏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星光剧场”,积极开展送戏入校入社区服务活动;依托“互联网+”技术,共享科研成果,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儿童文学经典导读》上线“学习强国”平台,社会点击学习量共计 70 余万次。
四、经验启示
1.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学校中心工作,打造高质量发展双引擎
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双结合”,推动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双促进”,强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双提升”。找准结合点,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提升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扎实推进党建和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2.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是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关键点
一方面应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高度重视党建的作用与地位,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另一方面,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立足点,回应现实的新诉求、新改变,优化创新党建的载体,把先进理论与业务实践紧密联系,凸显并发挥服务的效能,有效破解“两张皮”,拧成一股劲。
党员教师专业化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小学,宣讲红色故事、表演抗疫儿童剧、开展社区阅读指导服务
优秀党员、教研室主任杨思东老师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上党课
开展“红色家书中的信仰”特色主题党日活动,教师党员高建英以“读家书 感党恩,守初心 创未来”为主题作汇报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言文学系教师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