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突出四融合,打造“四大工程”,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4-02
浏览:14
字号:

一、工作背景

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9年,负责全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党建、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现有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2个。截至2023年5月,国际教育学院现有教师50人,40岁以下教师占比66%,博士(含在读)占比48%,本硕博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占比38%,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比16%。现有学生1870人、韩国留学生31人。国际教育学院设有3个教工党支部、2个学生党支部,教工党员46人,学生党员132人,教师民主党派2人,学生出国留学保留党组织关系6人。由此可以看出,国际教育学院教职工队伍具有明显的“队伍年轻化、学历高知化、思想多元化、诉求多样化”的特点。中外合作项目学生具有“思想行为多异化、国际视野开拓、社会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自身鲜明特点,国际教育学院的党建工作围绕聚焦问题导向、寻求破解之策开展。

二、主要做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同步”的要求,打造“固本培元工程、强基赋能工程、典型示范工程、红色领航工程”四大特色党建工程,实现党建引领发展、党建融入发展,党建推动发展,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了实现以上工作目标,确立了“四+”路径,即:突出党建引领,注重线上+线下相融合。突出内涵建设,注重党建+业务相融合。突出辐射带动,注重项目+品牌相融合。突出文化育人,注重活动+实践相融合。

(一)突出党建引领,注重线上+线下相融合,打造固本培元工程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院工作全方面、全过程。落实一岗双责,年均召开14次党总支委员会议、34次党政联席会,全面公开党务、政务。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不断加强对中青年教师、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建立“三清单四机制”,系统化、体系化、网格化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2.线上线下相融合,抓牢政治理论学习。按照“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外人士—团支部”五层级体系,组织线上线下一体联动、同步推进、全员覆盖的理论学习。在线下,党总支委员会、党政联席会先学一步;组织党支部每周一或周四集中政治理论学习,党外人士、非党员参照教研室编入相应支部、党小组参加学习;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题读书班和学生骨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定期编印理论学习内参。在线上,组建了“师生网络互动学习小组”,年均“同步学习”30次、“指尖研讨”6次、“线上答题”4次。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党员组建网评员队伍,弘扬网络正能量。师生党员经过系统学习后,面向全院师生、周边社区、共建单位等进行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员解惑共五个系列的大宣讲,被河北教育网、保定电视台报道。

3.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打造坚强有力的师生发展集体。

落实学校党委“三支队伍”建设要求,组织全院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全员、全勤参加学校党委组织的培训与研讨。在此基础上,细化对领导班子、党务工作者、教师骨干、学生骨干的多层次梯度培养。第一,每周开展“领导班子恳谈会”,学院领导班子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率先垂范,党政关系融洽,干群关系密切;第二,打造“三维七度”师资培养培训体系。面向专任教师,依托博研大讲堂,年均开展讲座、论坛20余次,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学术水平;面向辅导员班主任,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论坛,指导班主任撰写工作案例与精品项目,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职业能力大赛。我院辅导员获得河北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2人,河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第三,面向学生骨干,实施领头雁工程,依托二级党校、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年均培训100学时。学生党员100%获得奖学金资格,年均80人次学生在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互联网+、学创杯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荣获校级以上奖励。

4.坚持正风肃纪,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设立教师和学生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10名,召开党风廉洁、师德师风专题教育会议10次,邀请家长担任党风廉政建设特约监督员。编印了《廉政提醒手册》。每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与共建单位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共同开展廉政文化读书活动。制定了《国际教育学院领导班子联系师生工作实施方案》和《国际教育学院党员谈心谈话制度》,领导班子深入联系班级、学生、宿舍、青年教师、党支部,通过带班进班、雅思专业辅导等进一步联系指导。学校闭环管理期间工作,领导干部和校内教师每天深入宿舍、食堂、教室,每天至少与1名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诉求,及时进行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等。领导班子每年与全体教师进行年度总结谈话。

(二)突出内涵建设,注重党建+业务相融合,打造强基赋能工程

1.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助推内涵建设。以党总支、党支部为抓手,以点带面不断推进学院内涵建设。第一,落实“思政+专业+科技”新财经人才培养战略,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等方面深入实施三个一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以课程设计为抓手,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集体备课、集中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合作办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第二,紧抓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聚焦“思政+专业+科技”复合型师资培养,坚持“五位一体”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在师德师风、政治素养、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教师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专业素质培训、科研能力提升转化等方面,持续抓好教师队伍的政治性与专业性,不断实现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的双提升。年均完成各级各类教学改革与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0余篇,师生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与学科竞赛中年均获奖校级以上荣誉101人次。

2.党建引领服务师生,赋能学生管理。通过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寻智慧、找方法,研究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一轴两翼三纵四级”教育体系,实施了“成人、成事、成才、成功”的四成教育模式。连续十年举办“家长观察员”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开拓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与民生银行保定分行、浦发银行保定分行等7家单位签署了实习实践基地协议,与邢台浆水镇小学、盐山县环境保护局等22家单位签署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协议,聘请行业导师15名,校外思政/创业导师6名,给学生年均提供千余个就业岗位。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5%以上,疫情期间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90%左右,23届专科生专接本率接近90%。毕业生中涌现出了扎根西藏阿里地区的李亚硕、继承父亲遗志的援疆干警薛子铭等优秀代表。

3.深化党内关怀机制,积极打造党建“家”文化。定期开展谈心谈话、走访慰问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五四青年节、七一、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组织特殊党课;将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深度融合,举办了家庭趣味运动会、家庭助廉活动、少儿体能训练等活动,让师生党员心系党组织大家庭,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4.深入开展联合党建,开创区域党建新模式。与航标军民融合双创基地、易县县委组织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等10余家签订党建共建协议,选派多名教师赴联合党建单位讲座、挂职等,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实现高校与地方双向服务、互动发展。其中,与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联合开展了“医校联合 爱暖童心”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保定市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国际教育学院先后获得保定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单位。

(三)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注重项目+品牌相融合,打造典型示范工程

1.以省级党建项目带动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完成了“河北省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和“河北省双带头人张楠楠工作室”的创建并通过验收。以培育促建设。坚持支部建在教研室上、建在专业上。所有教工党支部书记均为“双带头人”。分管校领导、院长进入教工党支部、党总支书记进入学生党支部。设立专职组织员。在此基础上,深化省级党建双创项目成果,打造“一支部一亮点”,党总支成功申报立项了学校“党建双创”标杆院系的培育创建,党总支、雅思英语教研室党支部、学生第二党支部成功申报立项了学校特色党建品牌的培育创建。多年来,合计立项河北省党建课题6个、省级党建项目2个、校级党建项目6个,到账资金74500元。

2.以国家级志愿服务项目带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高质量完成了团中央“七彩四点半”志愿服务项目、河北省首批李保国支教助学先锋队的建设。通过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暖心+”志愿服务品牌,培育了“暖心支教”、“暖心宣讲”、“医校联合 爱暖童心”、“青春暖行”四个志愿服务项目模块。建成了大马各庄学校等支教助学基地5个、新一代社区等社区服务基地3个、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等文明文化服务基地2个、邢台银行保定分行等专业服务基地2个。曾获得保定市志愿服务创新项目、保定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8年连续支教徐水大马哥庄村的做法与成效被学习强国报道。

3.以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工程拓展育人空间。第一,实施了“两微两课两平台”网络思政创新工程和“润物耕心”有声工程。建设了国际教育学院发展成果VR展馆,拍摄了《我们的新时代》、《莘莘学子心 殷殷校友情》等原创教育片25部,原创了微型有声读物《成长请带上这封信》、《面试口才提升课》等九个主题共82集,组织发布会2场,开展“我爱你中国”快闪、国旗下的公开课等线上线下联动活动20次,覆盖3万人次。第二,培育建设了首批辅导员领航工作室“金教授网络思政工作室”。原创了“金教授”主题形象,设计制作了文创产品,运营了“金教授”抖音号,发布了《春天正是读书时》、《金教授的百宝箱》等15个系列共76集教育短视频,已有千余名“粉丝”,累计获得近20万的浏览量。活动被学习强国、中国教育网、河北共产党员网、唐尧新闻网等媒体广泛报道。

(四)突出文化育人,注重活动+实践相融合,打造红色领航工程

1.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围绕党史+校史,构建了“建设-践行-宣讲-创作-展演”五层级红色育人机制。与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合作共建红色基地,开展了“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三期;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成立红色社团“红色文化研究社”,连续三年深入易县、高阳、阜平等地,采访老革命与革命后代,搜集整理红色故事,行程700余公里,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百名大学生讲百个红色故事”活动,被保定电视台报道;启动了红色视觉文化研学体项目,排演了红色短剧,原创了红色歌曲《燕赵长歌》,制作了三期“红色文化之旅”教育片,其中《寻访狼牙山》被学习强国报道,《冉庄印象》被河北教育网报道。

2.以跨文化融合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第一,实施中西方优秀文化育人工程,分为经典研习、实践养成、文化传播三大模块,突出合作办学特色,整合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对比融合中增加文化自信,此项目入选河北金融学院首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第二,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全面把控,做好党员出国行前教育与培训,增强民族自信。指导海外学联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召开了韩国留学生云班会,组织韩国留学生参加河北省首届外籍师生戏曲大赛、中韩友好青少年短视频大赛,获奖3项。召开海外学生运动会、海外学生防疫工作动员会,将河金学子的良好形象根植于合作院校,国际教育学院学生连任两届格里菲斯学校中国学联主席。

三、实践成效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国际教育学院曾河北省先进集体、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单位、河北省三八红旗集体、保定市新时代好青年集体等荣誉;2019-2022年度连续4年党总支书记在学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中获得“优秀”;培育了河北省“党建双创”样板支部、河北省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团中央“七彩四点半”、河北省李保国支教助学先锋队的培育创建工作。

四、经验启示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抓好“四点三线二面一色”,实现党建引领发展、党建融入发展,党建推动发展,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一,点上立意,围绕班子建设核心点,抓牢政治理论学习关键点,突出实践检验支撑点,守严廉洁点,强化党建引领,把住定盘星。

第二,线上用心,抓住学院内涵建设中轴线,紧扣服务师生落脚线,搭好“校-地”融合线,夯实党建基础,围成同心圆。

第三,面上着力,以高级别项目培育创建打造示范面,依托“两微两课两平台”网络思政创新工程、“润物耕心”有声工程、中西方优秀文化育人工程,扩大辐射面,提升党建效能,开启加速器。

第四,红色铸魂,依托红色文化研究社、红色视觉文化研学体等画好点睛之笔。

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