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守好校园这方“净土”

日期:2024-12-18
浏览:7
字号: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始终以廉洁文化、廉洁风尚、廉洁精神,有力维护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从革命战争年代对贪污犯肖玉璧的判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腐败分子刘青山、张子善的严惩;从改革开放后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到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许有一个‘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长”。可以说,党的百余年奋斗史,也是一部与廉洁纪律建设相伴随的实践史。

清正廉洁,作为“君子”人格和“大丈夫”精神的重要内涵,也一直为社会所倡导,为古圣先贤所践行。星汉灿烂,多少志士仁人以其不为名利羁绊、只为社会理想奋斗献身的高洁人格而彪炳青史;斗转星移,今天的我们,尤其是肩负培育未来接班人的为人师者,当如何引领历史的新坐标?把什么样的人生模板、什么样的生命底色呈现给受教育者?唯有廉洁之师才能育廉洁之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是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廉洁文化的重要阵地,更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镇,育廉洁之人,树文化之风,担时代之责,高校义不容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作为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使他们贯天地之气,出淤泥而不染;守生命之本,濯清莲而不妖。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抓好青少年的廉洁文化教育就是抓根基、抓长远。培养青少年廉洁、自律、诚信、正直,正确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是营造风清气正社会氛围的应有之义。

廉洁校园建设,根在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唯有环境是清清白白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是干干净净的。让清廉文化广泛地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充分利用媒体矩阵、廉洁文化长廊,多渠道、多角度广泛宣传,真正做到上墙上心、入脑入行,时刻警醒教师廉洁从教,教育学生敬廉崇洁,从细微处着眼,从小节抓起,真正把“廉洁的种子”播进师生的心田,助其产生廉洁抗体,让清廉之风浸润校园,让学生生活在风清气朗之中,使“清正廉洁”成为国家未来建设者们不变的底色。

廉洁校园建设,要在教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如是说。修人先修己。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学生最直接、最生动的“活教材”。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更要用高尚的人格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正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者,自然自己首先要做真人。否则,一个丑陋的灵魂如何唤醒另一个灵魂?当今社会,“乱花渐欲迷人眼”,作为高校教师,应始终保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定力,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师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每一个细节体现师者风范、学者美德,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师德如风,风行草随,只有教师身正为范,整个校园才会呈现人人自我理性约束的廉洁文化气象。高校要把廉洁教育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考评体系,促进广大教师清廉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廉洁校园建设,贵在得法。“上医治未病。”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要把廉洁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中,同频共振,形成合力。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其铸魂育人、涵德化人的作用,加强思想理论引领,促使广大青年学生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通过专题教学、课堂讨论和实践体验等方式,深化对廉洁文化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知,从源头上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把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连接起来,通盘考虑,全程用力。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廉洁教育元素,结合专业开展案例教学、建立廉洁教育实践基地、宣传行业廉洁榜样人物等,紧紧依托不同专业课程特点和丰富资源,创新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更加注重体验式、浸润式教育方式,打造行走的廉洁课。构建全面覆盖、相互支撑、内容丰富、一体贯通的廉洁教育体系,让廉洁教育,成为一种熏陶,一种感染,一种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场教育活动不仅是对全体党员党性修养的全面提升,更是给一向被视为“象牙塔”的高校一次正本清源,去芜存菁的大好机会。高校绝非一片净土,也不是清水衙门。社会上有的一切,都影响着高校内部的“小气候”和“小环境”。招生考试、科研经费等主业领域,为主业提供支撑的基建后勤、招标采购、财务管理等服务保障领域,权力较大、资源较多、经费相对集中,存在被“围猎”的风险。全面从严治党没有例外。必须坚决摒弃“高校特殊论”“专家特殊论”“行业潜规则论”,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始终、长期坚持,层层压实“两个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做好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有针对性地完善考试招生、科研管理、基建工程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控,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厚植清廉发展沃土,营造廉洁育人氛围,筑牢教育强国根基。“接天莲叶无穷碧”,愿廉洁之花在高校校园盛开、怒放!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