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把方向过硬、管大局过硬、做决策过硬、抓班子过硬、带队伍过硬、保落实过硬”,引领学校在建设工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一、强化政治统领,做到把方向过硬
学校党委坚决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把牢正确办学方向。一是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牢牢把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学校党委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关于加强和改进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若干措施》等制度,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每年中心组学习均在6次以上。同时建立健全党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党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重要部署列为党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及时跟进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贺信回信题词寄语精神等内容。通过学习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其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建立健全宣讲制度,做到理论宣讲全覆盖。成立由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校党委宣讲团、优秀党政干部和思政课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宣讲团、骨干辅导员组成的宣讲小分队、优秀党员大学生组成的大学生骨干宣讲团、退休党员干部组成的“五老”宣讲团等六个层面宣讲团,深入教师和学生开展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三是建立健全党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一体推进机制,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党委坚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研究提出解决事业发展中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
二、强化主体责任,做到管大局过硬
学校党委切实落实管党治党和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总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一是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其他成员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学校党委坚持“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工作理念,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形成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二级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分级落实的工作体制。二是实施高校党建领航工程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大力实施高校党建领航工程,深入开展党组织“对标争先”创建工作,以党建“双创”为抓手,精心培育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党建示范矩阵,形成辐射带动、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学校党建质量普遍提升。学校党委获批全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学校,5个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2个学院获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党支部获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获批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先后三批培育创建党建工作校级标杆院系8个、样板支部20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6个。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发挥研究专长,开展党建研究,近三年以来,组织申报并立项党建研究课题147项,获评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优秀成果奖66项,立项、获奖数量及等级均列河北省高校前茅。三是抓实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制定《河北工程大学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案》等,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举办思政教师工作坊,录制大工程思政微课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制定《河北工程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元素,选树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依托学生公寓“网格化”打造党建引领、汇聚育人力量、师生共处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四是抓实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立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学院党组织、教师党支部四级联动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教师工作部建设,有针对性加强教师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坚持红线约束,对违反师德师风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强化机制完善,做到做决策过硬
学校党委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到做决策过硬。一是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修订完善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持续增强谋大局、议大事能力;修订完善领导班子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凡属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人才使用、重要阵地建设、重大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重大评价评奖活动等均经党委集体研究,坚决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是建立健全内部治理体系。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现代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修订《河北工程大学章程》,持续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近年来制定修订规章制度30余项,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章程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切实提升依法治校、依章办学的水平。
四、强化以上率下,做到抓班子过硬
学校党委遵循领导班子建设规律,从时代和实践发展需要出发,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力打造过硬领导班子。一是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并全力支持校长依法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建立党委书记、校长经常沟通机制,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沟通增进班子团结,班子成员之间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谈心谈话。对于需要研究讨论的重大事项,提前充分交流意见,形成思想共识。二是严肃组织生活。严格对照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参加组织生活,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检视问题、切实做好整改落实。近年来,上级指导组参加学校民主生活会时对民主生活会直面问题、充满“辣味”均给予充分肯定。三是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修订学校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制度,建立校领导班子成员“六个一”联系工作机制,即每名班子成员至少联系1个学院、1个党支部、1名专业教师、1名思政课教师、1名辅导员、1个学生班级。通过这一机制,既密切联系群众,帮助基层和师生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又锻炼了领导干部的能力本领。
五、强化选贤任能,做到带队伍过硬
学校党委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打好“选育管用”组合拳,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一是坚持好干部标准和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一批担当有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二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将政治立场、师德师风表现作为人才引进和聘用考核的首要标准,全力抓好人才工作。建立校院两级党组织定期调度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博士人才培养引进专题调度会议。近年来,全职引进博士394人、培养回校工作博士137人。三是配齐配强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达到340人,占比1.15%;专职思政课教师达到94人,师生比1:337。18个学院全部配备科级专职组织员,在全省高校率先实现科级专职组织员全覆盖。制定《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76个教师党支部持续实现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
六、强化担当作为,做到保落实过硬
学校党委把抓落实作为鲜明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抓落实过硬。一是在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中抓落实。把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各项事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积极探索在组织形式、工作载体、工作方式上深度融合的方法和路径。二是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抓落实。制定学校《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聚焦建设工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建设任务,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破解发展瓶颈,抢抓发展机遇。三是在学校班子成员示范中抓落实。党委书记、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强化责任担当,对事关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事项亲自督办;将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任务分解到责任校领导、责任部门,确保工作落实。
云程发轫,奋楫笃行。通过努力,学校取得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水利工程学科新增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评河北省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6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4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14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新的突破,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工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建设目标,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