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教书育人领路人 做好社会服务排头兵

日期:2025-08-04
浏览:0
字号: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管理工程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构建党建联建新生态、打造教育服务新品牌、激发科技赋能新动能、深化实践育人新路径四大支柱,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构建“四联四促”工作机制(联学促知、联建促行、联创促效、联育促长),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书写新时代高校党建答卷。

一、工作思路

管理工程党支部依托高校优质人才资源,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边远地区教育发展贡献工程力量。党支部锚定“三个面向”战略方向:面向乡村振兴主战场,组建“红色先锋服务团”;面向教育帮扶最前沿,打造“支教助学行动队”;面向产业升级新需求,构建“产研融合创新体”。通过建立“校地党建联建、产学研用贯通、育人实践融合”三维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党建引领、校地联动、多维育人”的工作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联学联建强根基,红色基因润乡土。管理工程党支部书记董玉红带队赴平山县神堂关村开展“党建联学联建”活动,通过“三会一课”联学、“乡村振兴”联讲、“产业发展”联议,构建“理论同研、组织同建、发展同谋”的校地联建模式。建立“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开展“田间党课”“红色微课堂”5场。开展以“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党日活动,通过与村支部、驻村工作队、村民的座谈交流,深入调研神堂关村的产业发展现状及乡村振兴需求,组织教师党员参与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治理提升等实践项目,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两个支部的党员一起通过联学理论,参观体验交流,共同提升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管理工程党支部发挥自身工作优势,积极帮助村支部查找党员发展、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有效提升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

(二)直播带货兴产业,数字赋能助振兴。管理工程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人才优势,在农副产品销售方面为神堂关村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组建“红色助农直播团”,构建“产品溯源+直播带货+品牌培育”全链条服务体系。师生团队深入木耳基地、漂流峡谷等特色场景,开展“云上助农”直播活动10余场,累计带货农产品1.5吨,销售额突破2万元,“甜蜜薯香助农团”直播间获赞6.1万次。直播带货形式同时向粉丝展示当地风土人情和发展情况,介绍土蜂蜜、黑木耳、辣椒酱、玉米面、山核桃等农特产品,师生们发挥特长,花式直播,积极互动,提升神堂关村对外知名度。同时,支部教师党员为培育“神堂关村”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发旅游资源设计发展规划。

(三)教育帮扶育英才,智志双扶润心田。为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区域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发挥高校党建思政、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管理工程党支部与平山县营里乡营里完全小学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经过多次座谈,深入调研基层学校党组织建设、教育教学的发展情况,以结对共建为契机,将高校与基层教育党建共建模式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落到深处,促进高校教育与基层教育需求的深度融合。管理工程党支部启动“支教助学”行动,选派优秀师生组建“红色教育服务队”,为营里完全小学捐赠图书、学习用品200套;实施“心理赋能”计划,组织心理专家开展团体辅导3场,覆盖留守儿童50人次;打造“云端课堂”项目,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让山区孩子共享优质教育。

(四)爱心传递显温情,留守儿童沐阳光。管理工程党支部携手“环益童行”项目组共同举办“爱润孤寂人心,情暖留守儿童”公益主题活动。该活动以关爱和鼓励留守

儿童,促进儿童积极健康成长为目标,合计捐赠共计480份爱心物资。管理工程党支部组织师生党员在校园内广泛宣传,行动带头,影响了544位爱心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为了让捐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特别策划了手工作品和绘画展示环节,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书签、书籍封面、立体书籍等手工作品,以及充满童真和创意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才华,也为捐赠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爱润孤寂人心,情暖留守儿童”活动不仅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更是一次青年学子爱心传递和温暖传递的过程。通过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也让新时代大学生收获了成长和进步。

(五)党建领航促就业,校企合作育英才。管理工程党支部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体系。支部牵头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组建由教师党员、专业负责人构成的“红色就业服务团”,分两路深入产业一线拓岗位、探需求、建基地。在冀南装备制造的“永年方阵”:支部依托本地优势,走访同发铭豪、金力新能源等6家行业企业。通过“四进四看”调研法(进展馆看发展历程、进车间看智能产线、进实验室看技术创新、进仓储看质量管控),系统掌握紧固件行业“设计-生产-检测-物流”全链条发展动态。发出“三个邀请”:诚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遴选技术骨干担任产业导师,优先吸纳科信学子就业。现场与15家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协议,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并举办专场招聘会,300余个优质岗位助力毕业生精准就业,首日达成签约15人、意向65人的显著成效。在陇原生物医药的"兰州矩阵":依托校友优势,由教师党员带队的“就业先锋队”赴兰州开展“跨省拓岗”行动,走访新兴际华兰州分公司、和盛堂制药等7家重点企业。通过“三送三促”服务(送人才培养方案促岗位匹配、送毕业生信息册促精准对接、送校企合作协议促长效发展),搭建“企业需求-学院培养”直通车。校企双方围绕“五个共建”(实训基地共建、课程体系共构、师资团队共培、科研项目共研、就业平台共享)达成深度合作框架。

管理工程党支部为进一步激发科技赋能新动能、深化实践育人新路径,持续深化“访企拓岗”内涵,建立“日常走访+专项行动+校友联动”立体化就业网络。一方面动态更新企业资源库,另一方面建设“就业云地图”,精准匹配岗位需求与学生意向。通过“请进来”举办企业开放日、“走出去”开展职场体验营,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全周期育人链条,为服务制造强国战略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实践成效

管理工程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为边远地区教育发展贡献工程力量,取得明显成效。高校党建应突出“三个融合”:将专业优势与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合,将育人实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将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管理工程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四联四促”机制,探索“党建+乡村振兴”“党建+社会服务”新模式,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中书写高校党建的“红色答卷”。

支部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对标“七个有力”,打造文化育人“新阵地”》作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经验做法获得推广。《着力创建文化育人阵地,深植厚培核心价值观》作为首批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经验做法获得推广。经验做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筑牢立德树人根基》入选邯郸市教育工委“高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工作纪实“红旗在抗“疫”阵地高高飘扬”,分别在中国党建教育信息网和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学习微信公众平台刊登。“爱润孤寂人心,情暖留守儿童”公益主题活动,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号”全国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进行报道。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