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积极探索“特色党建文化 + N” 党建工作路径,打造“特色党建文化+N”品牌,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做到了“七个有力”,于2024 年顺利完成了第三批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的验收工作。
2023年研究生党支部获评河北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一等奖;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党建课题二等奖;党支部获评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在河北省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作典型发言;研究生党支部的典型工作案例在河北省《教育信息快报》报道。2024年研究生党支部荣获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成果二等奖;河北省高校党建主题作品三等奖。近年支部党员参与完成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课题10余项,其中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一、强化政治引领,打造“特色党建文化+思想政治”工程
支部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方面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学生培育全过程。三年来,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召开党员大会24次,支委会40次,党小组会150场次,上党课6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0次。在理论学习上,党支部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要精神,开展相应主题教育。如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战略部署,积极了解学校的最新实践,并紧密结合党支部实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动力。组织党员观看《榜样》系列视频,以榜样力量激励党员在平凡事业中奋进。在传统实践活动方面,党支部活动丰富且有意义:每年国庆节开展 “我和国旗合个影” 党日活动,增强党员爱国情怀;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会后积极开展调研,推动主题教育工作平稳高效开展;清明节支部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冬季降雪时,党支部以雪为令,迅速组织党员开展清雪除冰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践行党的服务宗旨;组织党员参观邯郸市博物馆,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开展“我的家乡故事讲给你听” 主题党日活动,以新颖、接地气的方式让党员分享家乡红色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员对家乡和党的热爱;暑期三下乡活动聚焦关爱特殊儿童群体,打破传统局限,开展击鼓传花、黏土手工等活动,丰富特殊儿童暑期生活,让党员在实践中体会责任与担当。通过这些活动,党支部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党员力量,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2024年“奋进新征程,我与国旗合个影”主题党日活动
2025年“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清明节祭扫主题党日活动
2023年“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参观邯博物馆党日活动
二、强化目标导向,打造“特色党建文化+学术提升”工程
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始终把学术提升作为关键抓手,搭建实践育人多方平台,注重知行合一。充分利用学院的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并鼓励学生党员深度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党建与科研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通过党建引领科研方向,以科研成果反哺党建工作,这种深度融合不仅夯实了学生党员的学术基础,更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锤炼了党性,提升了综合素质。
支部党员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顽强的科研精神,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完成了包括“空地融合边缘算力网络动态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水下传感器网络覆盖节能拓扑控制及优化算法研究”等在内的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涉及人工智能、网络通信、材料科学等多个前沿领域,不仅锻炼了团队的科研能力,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在学科竞赛的舞台上,支部成员同样表现出色,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0余项,这些荣誉背后,是支部党员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对卓越的不懈追求。同时还获批了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4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5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这些成果见证了党支部在“党建文化+学术提升”工程中的坚实步伐和辉煌成就。它们不仅是对支部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支部未来继续前行的动力。
三、强化责任意识,打造“特色党建文化+社会服务”工程
党支部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培养家国情怀的着力点,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社会责任、校园治理、生态保护、科技助人等多个领域,打造可推广的特色党建品牌。自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服务项目9类,参与党员超300人次,获市级以上媒体报道4次。
在疫情防控关键期,支部快速响应,57天封闭管理期间,服务2364名在校生,完成30余轮核酸检测,充分体现学生党员的使命担当;面对极端天气,支部迅速响应开展“清雪除冰”主题党日活动,48名党员累计服务12小时,保障师生出行安全;针对老年群体防诈骗需求,在邯郸市农林一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党旗红”专项行动,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互动宣讲,覆盖居民50余人次,发放手册100余份,助力增强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2022年“同心战‘疫’,党员先行”志愿服务活动
充分发挥党员专业特长,将党建与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疫情防控期间,支部牵头研发核酸检测数据采集系统,在7个二级学院推广使用,覆盖1万余名学生,减少50%人工统计工作量,获中国教育新闻网、学习强国、邯郸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彰显科技抗疫的“红色效能”;创新开展“电脑义诊”志愿服务,帮助师生解决电脑故障,提升信息化服务精准度。
以党建为纽带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西孙庄小学志愿服务基地,开展送教下乡服务活动,惠及学生200余名,多次在邯郸日报、学院新闻网站报道。结合端午节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东孙庄小学150名学生讲授爱国卫生教育课,结合端午文化、趣味游戏,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对西孙庄小学100多名学生开展宣传网络教育,践行雷锋精神,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围绕“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发起“小橘灯”行动,组织30名党员通过绘画疗愈、音乐互动等陪伴特殊儿童50余人次;配合学院“雷锋班”志愿团队,圆满完成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技能竞赛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担当。
2023年“传承人文力量,涵养家国情怀”志愿服务活动
2023年“宣传网络安全,投身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主题党日实践。植树节期间,20余名党员种植树木30棵,共筑“民族团结林”;联合邯郸市动物保护基地开展“关爱生命”行动,修缮、清理大型动物宿舍2间,喂养流浪动物40余只;开展校园景观绿化养护志愿活动,30名党员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带领下,共“斩获”杂草30余堆;支部通过实际行动实现党建与生态教育、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
2024年“市校合作 凝聚力量 民族团结 美丽邯郸”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实施“特色党建文化+N”工程,研究生党支部培养了一批胸怀远大理想、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