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会展和营销系教师党支部是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和河北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党支部建在专业上,实现了党支部建设和专业发展双提升,作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资格认证专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支部现有党员11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支部书记由河北经贸大学会展和营销系主任赵学娇博士担任。
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抓手,在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浓厚校园文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红色铸魂筑根基,党建共建聚合力
筑牢立德树人鲜红底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积极发挥支部学科专业优势,与河北省教育厅科技处、西柏坡纪念馆、河北省人民医院义诊医疗队、赵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等党组织开展联学共建,成立“旅享”红色文化宣讲团,以太行山红色文化、长城红色文化、红色电影文化为主线,通过扎实推动党员“联学”、党课“联讲”和主题党日“联办”,为教育与科技、医疗、公益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搭建良好平台。加强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力推动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质量提升。支部书记和支委带头讲党课,创新建立示范“领学”、互动“联学”、争先“研学”的党建共建机制,着力打造了红旅剧场、红旅论坛、红色运动会、红色观影、音乐党课等多维度体验式党建育人载体,形成“支部联学共建、党员共育共享、事业发展共促”的良好格局。支部的《高校教师党支部‘1+1+N’党建育人新模式”案例》荣获河北省高校优秀党建主题作品三等奖,经验做法得到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经济日报等媒体的报道。支部指导的旅享红色文化宣讲团荣获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优秀团队”。
图1 红旅剧场
二、学科资源强动能,教育服务践初心
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地方旅游类人才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支部依托1个院士工作站(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研究院)、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城文化经济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2个校级研究中心(农文旅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工业文化旅游研究中心),积极为地方开展教育服务。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太行山以及长城沿线的旅游发展、美丽河北和乡村振兴献智献策,让师生在实践中体现专业价值,在服务中成就个人价值。支部承担河北省旅游资源普查及石家庄市“河长制”第三方评价服务工作,为赞皇县文旅从业者提供培训;起草《邢台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保定市涞源县上庄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30)》等政府文件,参与《河北旅游蓝皮书》编纂工作;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已培训外贸人才686人(就业率89%);组建师生党员宣讲团,开展西柏坡精神宣讲13场,农特产品推介会10场,宣讲覆盖人次达11000余人;与省社科院、市文旅局、临城县、武安县、赵县、井陉县、涞源县等单位签署旅游发展合作协议,促进成果应用。
图2 会展和营销系教师党支部赴全国残疾人之家河北省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主题党日活动
三、科技赋能助发展,产教融合谱新篇
紧扣时代脉搏,深耕科创育人,积极服务地方发展。支部创建星空会展工作室,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学生申请和参与创新创业、互联网+项目、学科竞赛等,党支部教师亲身示范,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获得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8项、省级大创项目21项,全国学科竞赛获奖28项。2024年成功承办了第十八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河北赛区赛事,并获得最佳院校组织奖,有效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开展"文创+科技"赋能行动,组织师生深入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调研非遗文化,策划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并引入企业评审机制,与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共建产学研平台,推动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落地转化。打造数字服务平台,与专业科技公司联合打造“旅享湃”网络平台,引进优质企业,发布各类岗位招聘信息,对接学生实习,实现了双向选择前延、就业无缝衔接。近三年所在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图3 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
图4 创新开展"文创+科技"赋能行动
四、实践育人显成效,知行合一育英才
紧密结合我们党“培养当担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支部以师生党员为主体,组建“旅享社会服务团”,组建李保国志愿服务队,深入临城县、涞源县、赵县等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参与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等筹办,提供运营管理服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近年来,累计组建了“旅享社会服务团”60余支社会实践小分队,服务于河北省150余个景区、村落,挂牌签约省内外40余个地方政企单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在国家、省、市县、企业等媒体平台报道累计达100余篇。“旅享社会服务团“开展的《聚焦京娘湖乡村振兴,勇当太行山青年先锋》项目获评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多次获得石家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队。
图5 积极参与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图6 “旅享社会服务团”开展阳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五、文化引领激活力,擦亮校园“金名片”
聚焦“文化强国”战略和旅游强国建设发展要求,支部按照校党委“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的“一流党建”创建具体安排,积极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创建活动,坚持把校园文化景观作为人文精神和文化滋养的物质载体,充分利用校园银杏树资源优势,开创性将《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课堂教学转化为 “以课造节”实战型教学模式,于每年11月初举办校园“金秋银杏节”活动,将育人贯穿到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精神融入银杏文化景观中,形成了集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文创设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实践活动,全校上万余名师生广泛参与,地方文旅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踊跃支持、同频共振,弘扬银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河北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2017年至今,支部打造的“河北经贸大学金秋银杏节”已成功举办七届,得到央广网、长城网、河北新闻网、河北旅游、今日头条等30余家媒体争相报道,活动相关报道的阅读量和转发量累计超过6000万人次,成为河北经贸大学一张亮丽“金名片”。《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获得河北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图7 河北经贸大学金秋银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