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为舵 幸福远航 —— 承德市实验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高质量育人实践

日期:2025-07-20
浏览:2
字号:

在承德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承德市实验小学以“党建为舵,幸福远航”为品牌引领,以“11436”(把牢一个核心: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一个根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四支队伍建设: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强化三项保障:人员、场地、经费;实施六项工程:领航、铸魂、堡垒、先锋、强师、文化)党建工作体系为支撑,深入践行“幸福教育”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师生向往的幸福学园、成长乐园、宜人校园和温馨家园,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示范家长学校、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五一劳动奖状、省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承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承德市首批名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办学质量和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可。

一、筑牢制度根基:构建党组织领导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一)完善领导体制,让党的领导 “有形有魂”

学校现有党员88名,党组织设置为党总支。学校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聚焦“党组织领导与校长负责”“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党组织书记与校长”“决策与落实”四个关系,完善了职责体系、决策规则、沟通机制和监督方式,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有效运行,凡属重大问题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组织会议集体讨论作出决定。2024年共召开党总支会议25次,研究部署党的建设和涉校重要事项议题25个,推动“双减”、市委市政府“1+3”政策、数字校园建设、幸福课堂改革等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及时修订学校《章程》,将党建新要求和学校发展新理念写入章程,为新时代学校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建强组织架构,让战斗堡垒 “根深叶茂”

学校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设立党建办,配备专职党建工作人员。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年级组、教研组上,在时间和空间保障党的活动与业务活动同频共振。每个党小组设立“党员责任区”,承担师德监督、教学攻坚、学生帮扶等具体任务,党员教师带头承担课后托管服务,解决200 余个家庭“接娃难”问题。制定党建工作清单和党支部工作考核细则,实行党员先锋指数积分制管理,每年评选“红旗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形成“支部有品牌、小组有特色、党员有标杆”的生动局面。

二、创新品牌培育:打造“三融三创”党建特色工程

(一)“三进三融”铸魂工程: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构建“课程融合、活动融合、实践融合”育人模式:

课程融合显深度:开设“思政微课堂”,书记、校长带头讲授“开学第一课”、上思政课,每学年授课不少于8场;党员教师主导编辑《承德传统文化》校本教材,让家乡文化浸润孩子心灵,培养学生爱家爱国情感;将董存瑞事迹、塞罕坝精神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活动融合增温度:开展“红心向党”系列主题活动,组织红色研学、党史知识竞赛、“我向党旗敬个礼”等活动 32 场,参与学生超 5000 人次。

实践融合拓广度:建立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承德博物馆、董存瑞烈士陵园、避暑山庄、塞罕坝机械林等5个本地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定期开展研学和志愿服务,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二)“四有教师”培育工程:让师资队伍“强”起来

实施“铸魂强师”计划,构建“师德塑魂—师能筑基—专业领航”培养体系:

师德塑魂立标杆:实施师德强化工程,落实立师德培训、签订承诺书、正面引领、负面清单、警示教育、监督举报、问题查处、师德考评等一体化师德师风治理机制,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潜心从教的教师典型,在每年开展的学生、家长评价中,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9%以上。

师能筑基搭平台:建立“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精英教师、卓越教师”五梯次成长路径,进行阶梯式培养。实施“青蓝工程”,党员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汇报”等活动,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两年,有28名青年教师获得省市级教学奖励。

专业领航促发展:成立一个“名校长工作室”和2个“党员名师工作室”,发挥省特级教师、省名师、承德市名校长在教研指导、高效课堂构建、教学资源开发、办学治校等方面专业引领作用,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仅2024年,就有57名教师在省市组织的赛课、基本功大赛以及各类主题活动中获得奖励71项,其中省级及以上9项。

三、深化融合创新:激活教育发展“红色引擎”

(一)“党建 +”赋能,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建立“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机制,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

党建+教学:课堂改革结硕果:党员教师牵头承担“幸福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目标导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元评价”教学模式,全校90%的教师参与课改,学生核心素养测评优秀率提升25%。在2024年承德市教学质量监测中,各学科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党建+德育:品牌建设树标杆:创新“四个融入”(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德育模式,实施自主德育,学生自我管理,文明礼仪、纪律、卫生、两操和交通秩序等“五项评比”和升旗仪式、广播站、文明志愿岗等全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实现自我教育。

党建+管理:效能提升促发展: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包联年级组、党员骨干包联教研组、教师党员包联学困生、后勤党员包联服务岗位的“四包联”制度,班子成员每周至少听课5节、参与教研活动至少1次,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设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二)改革创新突破,打造区域教育新标杆

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彰显党建引领作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课后服务“双保障”,免费优质解民忧。以“免费+优质”为导向,以有序的延时课堂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主体,每年投入50余万元,全方位开展课后服务,实现了“基础托管+特色课程”全覆盖,惠及2000余个家庭,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在社团建设方面,构建粉色(美术工艺)、绿色(体育运动)、橘色(艺术人文)、蓝色(科技创新)、咖色(文学常识)五大类“五彩幸福课程”体系,涵盖管乐、冰球、中医药、衍纸、编程等40多门特色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评价改革“多元化”,幸福少年展风采。构建“幸福少年”多元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倾向,将品德修养、实践能力、艺术素养等纳入评价指标,实施“等级+评语+成长档案”综合评价。每学期末举办“幸福颁奖礼”,设置“爱心小天使”“科技小达人”“劳动小能手”等12个奖项,近三年累计表彰学生4800余人次。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承德市实验小学正以党建示范校创建为契机,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征程中勇毅前行。从制度创新到品牌培育,从内部提质到辐射带动,学校用实践证明:当党建与教育深度融合,就能激发出澎湃的发展动能;当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办学血脉,就能培育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所塞罕坝下的红色校园,正以 “幸福教育” 的生动实践,书写着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壮美篇章。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