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铸魂强根基 砥砺奋进谱新篇

日期:2025-06-26
浏览:0
字号:

沧州市第一幼儿园  卢明  焦惟

沧州市第一幼儿园始建于1948年,原名冀中八分区保育院,是沧州市建园最早的幼儿园,曾被誉为“革命的摇篮”。多年来,沧州市第一幼儿园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服务师幼为宗旨,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园所发展深度融合。

一、打造党建品牌,赋能发展引擎

(一)党建引领为根,筑牢思想阵地。打造“思慎笃行 明心知往”党建品牌,筑牢基层党建根基,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思慎笃行”旨在传承第一任老园长李秋慎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明心知往”则展现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园教职工明德立志、奋发进取,用教育家精神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坚定决心。

(二)文化立园为本,铸就精神之魂。秉承“润德 启智 健体 尚美 崇劳”教育理念,积极发挥“合”文化精神,建构“合润”文化,打造“合美团队”,创建“润雅环境”,开展“合润教育”,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实现党建工作与园所发展同向同行。

(三)立德树人为先,培育时代新人。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坚持道德自律,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转为内在素质,尚行不辍,匠心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强化理论建设,筑牢思想根基

 (一)坚持理论学习,凝聚思想共识。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推进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根据不同岗位党员特点制定学习计划,成立教师宣讲团,固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抓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示范带动全体党员利用党会、党课、党小组、“学习强国”APP,知识问答、微信平台和党员微信群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高质量开展党的理论宣传,加强党组织核心作用。

(二)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党支部积极构建理论学习新体系,打造“系统化+碎片化”学习新模式。支委会学习保质保量。精心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时间、时长、内容“三固定”,即固定时间、固定时长、固定内容,切实把学习过程作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党员集中学习不走过场。每次集中学习指定带学支委和小组长,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中领学研读、课后持续推进,力求深学笃行求实效。党小组学习扎实有效。定期召开小组会议,交流学习和工作心得,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多维学习创新形式。创新“多维”学习模式,“理论开场”热起来、“指尖课堂”学起来、“经典作品”读起来、“红色微剧场”演起来。多维度、多角度、沉浸式传递新时代党建主题,筑牢红色文化宣传主阵地。

(三)抓牢意识形态,守好舆论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及主媒体意识形态阵地管控,推进党建传统优势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研究“数字党建”新模式,建设微信“星火党旗”党建平台,助力打造支部党建品牌形象,提升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

三、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一)强化政治功能,“双驱动”凝聚共识。

思想引领内核驱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践行动外延驱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第一议题”、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通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教师的政治意识和组织观念,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坚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五型”党组织。设立园长接待日,领导干部包联制,全力打造政治定力强、凝聚力强、攻坚力强、战斗力强、执行力强的“五强”领导班子新形象。抓实干部队伍“选-育-管-用”链式培养,构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五硬”管理团队。常态化开展中层管理干部培训,选拔任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中层干部,带领教师团队赴京津冀及省外培训,锤炼出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能担当的“五能”教工队伍。

(三)严肃政治生活,健全从严治党“三机制”。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多维度革新党建工作三大机制。创新培育机制。推行书记党课、入职“第一课”,实施“红色导师”、“党员+人才”双培育。升级活动机制。创新“红色文化体验日”主题党日,打造“五心耀党徽”志愿服务品牌。“对内”推进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团员突击队,划分党员责任区,服务师幼和家长;“对外”推进党支部“双报到”,与社区、康养中心共建共联,服务社会和人民。拓展宣传机制。依托“红色微剧场”构建长效宣传阵地,定期推出红色情景剧;微信平台创建党建专栏“星火党建”,党支部书记先后在省市级论坛、研修等各类活动中分享党建工作经验,打造多维度、沉浸式宣传新样态。

四、凝聚党建合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基建五大工程,促教育环境大提升。儿童友好空间工程。打造多功能厅、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综合体验馆、开放式绘本阅读场等多个互动区域,为幼儿创设“无界”空间。教师深耕空间工程。打造教科研“深耕园”、“议事厅”,创设深度学习有效环境。食堂提档升级改造工程。打造高品质环境、高质量餐饮、高标准服务“三高”新食堂。暖气改造工程。加装改造供暖设施,解决多年暖气、空调双向取暖难题。实施设施升级工程。通过硬件改造升级基础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办园品质,为教师和幼儿提供更加安全、舒适、温馨、现代化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二)强师五大工程,促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队伍提升工程。探索“请进来”、“走出去”、“沉下来”、“研下去”四维教师成长新路径,力学笃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打造“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启动“河北省燕赵名师顾联胜名师工作室、沧州市卢明名园长工作室、沧州市智建琴名师工作室”工程。打造省市学前教育成长共同体,有效引领教师可持续专业化发展,助推全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教科研工程。践行“教学评研一致性”理念,通过深度交流、互评互鉴,开展多层次教学互动研究。省保教质量提升项目园工程。

(三)强教五大体系,促课程改革赋能。构筑班本课程体系。以润德、启智、健体、尚美、崇劳“五育融合”为基石,搭建特色班本课程架构,全面推行班本课程审议机制。完善特色体育游戏体系。开展“红色体育游戏”、“五人足球赛”、“家庭亲子篮球”等体育活动,进行“冰壶”、“乒乓球”、“跆拳道”等训练。探索食育文化体系。助力“保育+助教”专业转型,推行“我的幼儿园我做主”儿童议事制,创设“生活浸润”下的食育课程。升华课题研究体系。把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升华为园本研究课题,将“问题意识”上升为“课题意识”,引领教师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育教学跨越式提升。搭建高校协同体系。与高校携手互动,依托高校共建合作推进实践新体验,创建理论与实践融合新范式。

(四)共育五大策略,促家园社协同育人。

一是建构“四位一体”全幼段幼小衔接新体系,科学衔接助力成长;二是组建家长学校“五团一社”,吸纳优质家长资源,定期举办形式多元的社团活动;三是开展“家长课堂”,建立家长资源库,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四是开设家长学校课程,通过多样化课程提升家长育儿能力,深化家园共育内涵,形成教育合力;五是“小手拉大手”与社区携手推出职业模拟微课与幼儿研学实践活动,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建设者。

(五)暖心五大举措,高效服务师幼、家长和社会。

一是深入开展常态化谈心和领导包联制,设置“园长信箱”、“园长热线”,高效沟通服务家长和教师。二是助力社区开展免费公益课堂,提升家庭育儿专业指导力。三是与县级园所结对帮扶,教学相长助力城乡教育携手并进。四是成立家长委员会、膳食委员会,参与园所管理,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促进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五是设立暖心陪考假等多项暖心制度,增强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园所管理效能和社会形象。

悠久的办园历史,积淀了一幼深厚独特的园所底蕴,幼儿园先后荣获河北省级示范园、河北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安全先进集体、河北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河北省学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专项技能展示“特等奖”单位、沧州市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种荣誉称号。多名教师荣获河北省首届燕赵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家长学校教研员;沧州市骨干教师、学科名师、优秀青年教师、师德标兵;沧州市青联委员等荣誉称号。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新的征程上,沧州市第一幼儿园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砥砺前行,用心、用情、用爱助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贡献力量。

联系人:刘如玉  15133775230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