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家庭教育发表了重要论述。他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具有强大社会协同力的教育强国,家庭、学校、社会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发挥家庭生活、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各自的优势,实现育人方式及教育内容的互补,共同为孩子打造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年轻的父母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家庭教育的案例越来越多;许多家长有心教育子女但不得其法、结果适得其反;许多本身存在矛盾甚至于已破裂的家庭对子女的影响难以避免;受网络信息化影响,子女与家长沟通困难的案例更是频发……如此多的问题不仅影响学生,也使家长们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出现焦虑情绪。家庭教育亟需社会资源帮助。
二中西校区紧跟党引领下的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立足社会现实,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坊。由我校优秀共产党员、石家庄市学科名师、骨干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史丽娜老师主持,主要成员皆为我校优秀党员,具有先进育人理念、过硬职业素养、富有服务与奉献精神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我校家庭教育工作坊致力于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并积极争取辐射周边社区、服务社会,在社会层面增进我校对于家庭教育的贡献力的光荣任务。以打造“有温度”的党组织为目标,紧紧围绕“凝心聚力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党建工作融入万家灯火,把为民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不断创新社区基层服务方式,采取了将家校共育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校内家庭教育指导与走出校园服务社区相结合的方式。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发挥教师专业的思政能力与教育技能相结合。重点致力于在家校共育领域服务周边社区。探索以校园辐射周边社区的新型党员志愿者活动,帮助家长增强育人本领和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和谐科学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在促进美丽和谐的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做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
一、扩大校内家庭教育指导覆盖面,惠及更多家庭
二中西校区家庭教育工作坊自成立以来不断对家长的教育困惑进行指导和帮助,我们推出的家庭教育讲座初期立足校内,以服务学校家长为主要目标,从成立至今到现在已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十多期,并通过家长沙龙、家长读书分享以及亲子活动等活动解决家庭教育困惑。
为增强学校教育对学生家庭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家长自主阅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我校于2022年11月开启家长读书班项目。家长自愿参与学校组织的读书班,定期阅读学校推荐的家庭教育优秀书目,分享读书简报。截至目前已经开展5个学期,家长积极响应,成果十分丰硕:非毕业年级共成立19个读书班,迄今为止参与家长累计800余人次;目前读书简报已经开展26期266份集印7册,名称为《读亮未来》;2023年11月开办《二中西校区家长读书班》微信公众号,由我校杨雅杰老师录制家庭教育录音,利用公众号推送,目前已推送近300期。
在此基础上,我校进一步扩大家庭教育指导的覆盖面。力争惠及我校每一名学生背后的每一个家庭。2023年11月3日,我校开始在各班级微信群推送《家庭教育每日学》,向家长分享家庭教育小贴士、小妙招。让没时间参与家长读书班的家长同样能从简短精炼的语言中提取教育智慧、提升教育理念、优化家庭教育的方法。
二、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家校社良性互动
为服务于石家庄高质量发展主题和教育强市建设目标,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二中西校区努力构建高质量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实现家、校、社的良性互动。结合我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优势,大力开展“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在职党员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教育好未成年人,提高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效果。
2023年7月起,我校家庭教育工作坊先后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新媒体事务部、《初中生周报》编辑部、石家庄市鸿源小学、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石家庄宁源小学、石家庄市教育局、深泽县教育局、河北省电台、雄安新区容和悦容小学等单位合作,走进铁路社区、滨湖小区、星河御城社区等社区,面向社会中的家长及教育同仁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共育主题的讲座、沙龙共计19次,充分发挥了我校在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共育领域对于社会的辐射作用。
三、构建家校社联合体,做好长期服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截至2024年11月,二中西校区相继与铁路社区、滨湖社区、星河御城社区挂牌建立了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站。我校家庭教育工作坊成员与这些社区进行定期交流,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为社区家长答疑解惑。为解决群众的家庭教育问题、建立学与社区的长期联系做出了贡献。我校今后还计划继续由学校党组织牵头、家庭教育工作坊等各部门紧密配合,继续推进建设家校社共育项目,共建活力社区。我校将继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服务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多元参与的教育服务工作新格局。
二中西校区以党建为抓手,推进家校共育进社区,最终达到家校社共育的效果有着多方面的成效。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家庭教育的进步与激发我校党建活力均产生了显著作用。
一、有益于学生个人发展
学校教育可以成就学生,但在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可能更为深远。故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教育工作者,凡是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无论是否属于学校教育范畴之内,我们都应坚决支持并积极推动。以学校为主体,联合家长、社区,全面促进家校共育、提升学生接受到的家庭教育水平,可以更好地成就学生、成就更多学生。
二、有益于家庭教育的进步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家庭教育却很少被提高到同样的高度,也几乎不能享受同等级别的教育资源。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其进行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能力、方法存在天然的个体差异,以及对于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渠道的匮乏,制约着同样作为教育事业重要一环的家庭教育的发展。我校立足校内、深入社区,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与家校共育项目,有利于提升更多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更广地宣传重视家庭教育的观念。从而达到促进家庭教育整体进步的效果。
三、有益于激发党建活力,服务社会与人民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一个孩子健康发展、成人成才,一个家庭重视教育、家风优良,最终都会使党、国家与社会受益。我校党总支严规范格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积极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活动,把党建的生长点落到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家校共育项目以此为出发点,积极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好评。这既有利于从党建出发,构建良好的家校社共育桥梁;又有利于以构建家校社共育为抓手,进一步激发我校党员干部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最终促进我校教育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共同进步。
党引领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国家投入社会资源发展教育事业,而教育发展能为党与国家输送优质人才,促进社会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始终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我校将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促进二者共同发展。家庭教育工作坊现阶段取得了显著成就,今后也会作为我校党建工作与家校社共育项目的重点继续推进。在未来,我校将继续服务于石家庄高质量发展主题和教育强市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家、校、社的良性互动,以促进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校将结合我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优势,更大力度地开展“在职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在职党员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教育好未成年人,提高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