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幸福教育启新篇

日期:2025-07-12
浏览:4
字号:

兴隆县第二小学以“党建领航幸福教育”为核心品牌,确立“为每一个孩子点亮幸福之光”的办学理念,通过党建引领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出“学生出色、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幸福教育体系,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机制:构建“123456”党建工作体系,夯实品牌根基

1.锚定“一个目标”:以打造先锋引领型党组织为目标,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党员干部争先创优、成为表率,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  

2.深化“双路径培养”:实施“双向培养”计划,将优秀教师发展为党员(正在掊养两名优秀教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4名青年教师递交入党申请),将党员培养为教学骨干(全校已有31个党员示范岗),实现党建与师资建设互促共进。  

3.打造“三示范”标杆:设立党员示范岗(31个)、党员示范班(6个)、党员示范年级组(3个),通过“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辐射带动全校教师对标提升。  

4.推进“四个融合”:将党建融入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师德师风、课堂教学,形成“党建+业务”一体化发展格局。  

5.搭建“五个平台”:依托“党建+教研、教师发展、德育建设、积分考评、多元宣传”平台,实现党建工作项目化、成果可视化。  

6.树牢“六面红旗”:以文化建设、立德树人、敬业奉献、精细管理、课堂提质、修身齐家六个方面为抓手,树立党建品牌标杆,形成可复制的特色经验。  

二、文化浸润:以幸福教育为核心,打造育人生态

在党建引领下,不断丰富幸福教育的内涵,让幸福教育的理念,成为具体的行动,形成内在的文化,指引学校发展的方向。

1.凝练文化内涵:确立“为每一个孩子点亮幸福之光”的办学理念,构建“习惯奠基、品行铸魂、学习添翼、理想领航”育人路径,培养习惯好、品行优、会学习、有理想的全面发展的幸福少年。  

2.优化环境育人:  

主题化命名教学楼,学校U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乐学楼”、“善思楼”、“明德楼”。分层设计文化主题,学校四个楼层的文化主题分别确定为“好习惯奠基幸福人生;好品行成就幸福人生;好学习助力幸福人生;好理想引领幸福人生”,分别安排相关名言警句和师生作品,使楼层文化成为德育教育的鲜活内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设置“幸福之光”文化墙、班级之星展示栏,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文化氛围。 

3.创新活动载体:  

开展“童星闪耀”评选活动。结合十星学生评选工作,每一名星级学生都有老师的推荐理由,学生个人写出成长经历,在班级文化墙和学校橱窗展示。班级之星每月定期更换,每到学期末,再评选出校级之星加以表彰。目前,全校共评选出班级之星536名,学校之星420名,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开设“学校五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合唱节、科技节)和20个社团课程(古筝、冰球、国画等),幸福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让学生成为主角,站到学校的中心,通过参与课程和活动展示学生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三、双向赋能:聚焦师生成长,激活发展动力

聚焦成长,拓展路径,扎实工作,促进师生迅速成长幸福前行。

1.教师发展“四有工程”:  

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对学生品格形成和智慧成长都有示范引领的意义。只有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

 有信念:加强师德教育,加强激情励志教育,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有路径:开展职业规划设计,实施青蓝工程、教学比武、教育科研,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已培养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精英教师11名、市级骨干教师14名。  

 有平台:通过读书分享、集智备课、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有激励:将党员表现纳入工作绩效积分考评和党员先锋指数考核,每学期集中评价,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激发谋事干事热情。  

2.学生成长“五育融合”:  

德育铸魂夯实基础。深化思政教育和学科思政的融合,书记校长带头上好思政课,各学科挖掘教材思政要素,做好学科思政教育;每天早上开展升国旗仪式,学生行队礼并高唱国歌,这是最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学生昂起头来做人,大方、大声、有信心地参加每天在国旗下宣誓活动;家国情怀教育,要求学生爱己达人,孝老爱家,学校通过公众号把家庭生活指南推送给家长,开展探寻家族姓氏、我的大学梦想和关注社会的生活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心中的“家”和“国”的形象。

智育提质智慧发生。积极开展思维课堂建设,推行“三段四环节”幸福课堂模式,培养学生乐学善思的学习品质;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小组建设、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数字赋能教学改革、学科作业设计等方面扎实推进;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以经典诵读和诗词少年晋级争章为载体,已有156名学生获得经典诵读小达人、41名学生获得经典诵读小状元称号。

 体育强基茁壮成长。保证大课间、体育课和学生活动时间,推进传统游戏进校园,把足球和跳绳作为学生必会技能,定期考核不走过场,努力实现控制“小眼镜”、减少“小胖墩”、手上有技能、身上有习惯的体育育人目标。  

美育润心陶冶情操。通过音乐课和美术课,感受课程之美;通过二课学习,练习艺术之美;提供展示平台,展现艺术之美。学校共有20个体艺社团开展活动,极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劳育塑行理解生活。在二小,劳动成为一项技能,自理能力和简单家务活都能完成;劳动成为一门课程,利用学校劳动基地和班级种植角,让学生参加身边的劳动课;劳动成为德育的一部分,通过参加劳动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激发学生感恩之心。

五育并举,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营养全面地成长,全面发展地成长,各有所长地成长。

四、协同联动:凝聚家校社合力,拓展育人半径

育人是一项综合性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促进教育的良好育人氛围。

1.家校共育:通过公众号推送家庭教育指南,组织“我的中国年”、“感恩孝道”等亲子实践活动,提升家长参与度;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委员会,交流学校工作和育人方法,提高合作育人效率。  

2.社会助力:联合社区开展公益服务、职业体验、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认识社会,拓宽学生视野。  

3.开放办学: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阶段教育成果展,增强社会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  

五、实践成效与经验启示

1.显著成效:  

党建引领幸福教育快速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河北省课外服务示范学校、河北省第二批党建示范校培育单位。教师专业能力迅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形成,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经验启示:  

党建统领是关键:党组织落实政策,把握方向,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严格执行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决策制度,破解“两张皮”的难题。  

文化浸润是纽带:以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师生共进是核心:通过双向赋能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党建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协同联动是保障:整合家校社资源,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兴隆县第二小学以“党建领航幸福教育”品牌为引擎,通过机制创新、文化赋能、师生共进、协同联动“四轮驱动”,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幸福育人”的特色路径,为新时代学校党建品牌创建提供了鲜活样本。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