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赋能管理,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工作模式简介

日期:2025-07-22
浏览:2
字号:

祥宁街小学在市教育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党支部以“党建引领 +”的模式,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致力于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学校。

一、抓实基层党建,全面从严治党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 + 组织建设”,筑牢坚实政治堡垒

党支部严格遵循“把方向过硬”的准则,依据党支部工作条例开展各项工作。在“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上,做到规范且扎实,尤其突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通过学习,引导广大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主题党日中,不仅将规定动作做到位,还精心策划并扎实推进自选动作。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学一步,进而带动全体教师队伍,实现了政治引领的有效传递。同时,不断强化党员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为学校的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和组织保障,使党支部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强政治核心。

(二)“党建引领 + 示范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支部紧扣“抓班子、带队伍”过硬的要求,积极开展“旗帜领航、党徽熠熠”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以“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事事做先锋”为有力抓手,在创建过程中,全面落实全体干部党员的“一岗双责”。从自我身份认同、学习读书习惯、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养成教育以及服务群众意识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强化引领作用。2024年度,党员教师孙翠红、王文娜、张颖、陈福军为全校作养成教育示范课4节、作经验分享4次;苏文伟、杨志芳、王英旭、张松、张杰为全校教师上生本示范课5节。

(三)“党建引领 + 人才培养”,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党支部秉持“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的科学工作思路,持续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将表现优异的优秀党员安排到关键岗位和重要时刻进行锻炼,积极向后备干部库推荐。近三年以来,有3名优秀党员教师入选党工委后备干部人才库;6名青年教师提交入党申请,列为积极分子培养。通过这一举措,不断为党员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使党员干部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活力不断增强,为党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党建引领 + 议事决策”,保障学校科学发展

党支部依照“做决策过硬、保落实过硬”的要求,严格执行“支委会提议-校委会商议-教代会评议-教师会审议”的“四议”议事程序,坚决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确保学校的重大决策科学、民主、透明,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三年出台修订完善有关学校评职、晋级、评优、推先方案7个。组织召开教代会、鼓励党员干部献言献策、召开家委成员座谈会以及开展个别征询等,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增加充电桩47个,安装壁式电扇216个,捐款5000余元,为67名学生购买学习及生活用品,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确保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实现 “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家门口教育”的目标。

二、落实常规工作,做实各项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 + 意识形态”,营造和谐办学氛围

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党支部实施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积极在全体师生中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使师生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全体人员管理好自身的生活圈和朋友圈,做到言行规范,不说与国家政策相悖的话,不做与工作身份不符的事。同时,积极主动开展宣传工作,传播教育正能量,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办学氛围。

(二)“党建引领 + 师德师风”,打造德艺双馨教师队伍

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建立每会必议机制。班子周例会对师德师风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与安排;全体教师会结合核心议题,点明师德师风隐患并提醒;学初会开展专项培训,重温师德师风负面清单,提示失德风险;期末会进行拒绝有偿家教教育与承诺。另一方面,构建融合共管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参与。通过教师自查、同事互评强化校内管理意识;通过学生调查、家长座谈突出服务对象的客观评价;通过家长提、群众点强化社会监督意识。引导全体教职工知纪、明纪、守纪,坚守师德底线与红线,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三)“党建引领 + 教育教学”,培养高素养教师学生队伍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推进“四好”工程。构建以激扬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完善学生健康成长评价,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党建与教师队伍相融合,党员教师“群雁奋飞”共研、共练、共成长;依托课程建设,促进党建与教学改革相融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培训方式,2024年三赴北实,跟岗研学,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全方位提升教师能力、学生素养。

(四)“党建引领 + 干事创业”,经营百姓家门口满意学校

班子团结,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学校每项工作的落实,领导班子突出的是分管领导牵头,强调的是团结协作,抓党建必抓教育教学,抓德育必促教学,抓教学必抓养成,共管安全保底线。凡事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互相补台,形成做事合力,收获成事效力。2024年,学校荣获“河北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校”“河北省基层党组织培育学校”“河北省第二批人工智能创客教育试点校”“河北省中小学实验校”省级奖励4项,承德市“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活动先进学校、承德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奖、承德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优秀组织奖等奖励6项,平泉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基层学校督导评估先进单位、体育大课间小学组优秀学校、平泉市少先队先进工作集体等奖励29项,美术刘莹老师、李英睿同学等476人次获平泉市级以上奖励。

三、科学谋划未来,找准发展路径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 + 示范校创建”,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按照党建示范校培育要求,全面落实 “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各项要求,精心筹备,积极推进。通过加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以更高标准引领学校党建工作迈向新台阶。

(二)“党建引领+ 师德建设”,强化全员师德意识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强化全员抓师德的意识。党支部委员根据不同管理分工,深入分析各自分管工作中的失德失范风险因素,做好预警提示,紧盯风险节点,妥善处理突出事件,牢固树立师德第一标准的理念。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榜样。

(三)“党建引领 + 工会工作”,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依法依规按照上级要求,稳步完成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在维护教职工权益、丰富教职工生活、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各类工会活动,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校在“党建 +”模式的引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探索创新“党建引领 +”模式,不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而不懈奋斗!


  • 收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