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一一二三六“党建工作模式

日期:2025-02-26
浏览:3
字号:

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党总支部委员会隶属于中共石家庄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现有在册党员136名。曾荣获“石家庄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单位”“栾城区A级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学校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各党支部根据党员构成特点,成立了五个不同职能的“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教工在促进教育教学、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48中始终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探索“一一二三六”党建工作模式,打造一个阵地、突出一个重点、建强两支队伍、发挥三个引领作用,充分做到六个结合,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一个阵地,突出48中红色教育

因地制宜地抓好党建阵地建设,有力突出48中红色教育基地,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学校党组织凝聚力。

48中将党建阵地建设与校园环境布局相结合,充分利用广场、走廊、宣传栏、室外板报,把党员学习内容搬到室外,建立了“党建走廊”“党建带团建”宣传阵地,营造出浓厚学习氛围。此外,48中还配有大型党员活动室,陈列荣誉奖牌、党建读物、党史文献等,便于党员随时取用学习。

二、突出抓党建促管理一个重点,打造48中教育品牌

48中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式,着力打造48中特色教育品牌。

1.实施“名师工程”。重在培养30岁以上的中青年党员教师。通过成立“学术委员会”“课题研究组”“名师工作室”“48中讲坛”等,激发党员教师的教研热情,助力他们成为学科带头人。

2.实施“青蓝工程”。重在培养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3.开展“校本课程”。48中校本课程的育人方向在原来的紧贴国家五育并举理念的基础上,更贴合学生的“成长方向”。通过培优和“学科策略课程”,提高学业成绩;通过信息、音乐、美术、体育等特长类课程,助力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生涯规划;通过其它兴趣类课程,增强综合素养,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发掘更多潜能。

三、建强两支队伍,激发学校内生动力

48中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魂,创新活动育人,抓好党员、学生两支队伍,以党建铸师魂,以启蒙教育培养好少年,保持先进性,激发内生动力。

1.抓好党员队伍,党建铸师魂。

48中党总支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树立党员教师良好形象。

党总支采取“线上培训”“线下学习”“活动引领”“制度规范”等多种形式,使党员教师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党总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加强党员教师的学习力、凝聚力。组织党员参与“学雷锋”植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活动、月度人物表彰活动,赴西柏坡参观、雄安新区、燕翎队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等,营造学做榜样、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2.抓好学生队伍,培养新时代少年。

48中突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养成,开展入党启蒙教育,抓细抓小抓实。三五表彰,关注每一位师生,奖项多、人次多,表彰全面;分月推出榜样之星,从不同角度激发、激励学生。

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情怀,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充分利用“向国旗敬礼”升旗仪式和“国旗在我心中”巨幅国旗传递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懂礼仪、讲卫生、爱运动、善交流、乐读书、能书写、会器乐、好歌唱”,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48中“八好少年”。

四、发挥党建三个引领作用,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48中党总支找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着力点,通过发挥三个引领作用,加强工会建设、群团建设,促进家校和谐,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1.以党建引领激发工会活力

48中党总支部注重充分发挥工会联系教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工会连续开展了七届校园集体婚礼、生日赠书送祝福、组织体检保健康、红歌风采展、教工趣味运动会、教工健步走等活动,有力推动了党工组织同心合力、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2.以党建引领推动群团建设

在48中党总支的指导下,学校团委采取实践熏陶,将入党启蒙教育融入到团、队组织建设工作中,构建团、队建设活动品牌。打造“向国旗敬礼”主题升旗仪式品牌,用信仰映照爱国之心;打造“我们的节日”系列品牌教育活动,“青春节”“葫芦文化节”“丰收节”“山楂树下”“油菜籽”等活动,用活动涵养劳动之美;打造“打卡魅力石家庄”品牌活动,组织师生赴正太广场、灵寿县中药基地、石家庄城市馆、河北省园博园、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等地开展校外研学,用脚步丈量奋斗之路。

另外,成立青石社团联合会,先后建立了青石小记者社、讲解团、民乐团、合唱团、街舞社、轮滑社等40个社团,成为48中学子培养兴趣、施展特长、汇聚友情的乐园。

3.以党建引领促进家校和谐

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48中坚持办有温度的教育,树立“家”的理念,家长联动入心入情,沟通不断。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会教育为保障,明确三方协同育人职责,建立了家校社“三元循环”协同育人体系。定期开展“父母学堂”,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开展优秀家长经验交流活动,为家长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召开家委全体会议及家长校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增进家校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学生成长,实现家校共育。通过组织家校活动,实现家校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汇聚家校力量,促进家校和谐,为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五、做到“六个结合”,培育优质育人环境

加强学校的党组织建设,就是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48中党总支实施“六个结合”,培育优质育人环境,办好社会满意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坚持学校的办学方向相结合。

48中党总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努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二中气质、48中精神的“八好少年”。

2.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48中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微信平台等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积极宣传先进党员形象。建构“共产党员—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梯度培养模式,努力创建一批“共产党员示范岗”,提高党总支及各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3.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48中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着力打造思政一体化校本课程。坚持活动育人导向,做好党团队一体化传承教育活动,以有益有趣的形式和内涵吸引人、凝聚人、培育人,立足党的思政建设大氛围,打造育人软环境。

4.党员队伍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

学校实施“骨干教师、优秀党员双培养”工程,即把骨干教师培养成优秀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充分发挥党员和骨干教师这两支队伍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了将名师和骨干教师培养成优秀党员,将更多的党员教师培养成为“名师”和“骨干教师”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5.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行风建设与树立良好的校风、师风、教风、学风相结合。

48中党总支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行风建设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与学校管理相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生各项活动相结合,与家校共同体建设相结合,将党风党纪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廉洁奉公教育等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校风、师风、教风、学风。

6.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48中将党的重要思想、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学校中厅的文化墙、甬路和楼道的宣传展板,是展示党建文化与校园核心文化理念的窗口和平台,让师生从潜移默化中认同学校文化,拥护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学校的文化建设,提高党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 收藏
  • 分享